2023年“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共迎質譜新時代,開啟精準醫學新篇章
臨床應用:臨床質譜 未來可期
“臨床應用”分論壇邀請到臨床質譜在呼吸、心血管、腎臟、婦幼、中毒等領域做分享交流。通過這次交流,大家對質譜在臨床領域的創新應用迸發新的靈感,助力精準醫療更好發展。“臨床應用”論壇由山東英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冠名贊助。
會議現場
會議上半場,由來自北京朝陽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張瑞擔任主持人。
北京朝陽醫院檢驗科 張瑞 主持
來自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的李水軍教授為本次論壇致辭,并帶來學術報告。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 李水軍
李水軍主任回顧了質譜分析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從稀有且陌生逐漸發展為普遍應用的過程。他指出,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眾多質譜專家的不懈努力和深耕不輟。對于質譜的未來發展,李水軍認為隨著同行人數的不斷增加,質譜的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廣泛。然而,他也指出了質譜應用所面臨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儀器設計的復雜性,仍有許多需要開發和完善的地方。盡管如此,李水軍鼓勵大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質譜應用,并堅信質譜應用一定會逐漸趨向自動化和智能化。
李水軍教授為大家帶了題為:質譜技術開展臨床藥物毒物中毒檢測的專題報告,他首先分享了中毒現狀及檢測挑戰。并表示,急性中毒并不罕見,藥物中毒已治療性用藥為主。然后,介紹了急診中毒的檢測方法、質量控制和標準控制等問題。質譜分析具有覆蓋面廣、微量靈敏和快速相應等優勢,并自主開發了用于臨床中毒的LC-QTOF /MS和LC-QQQ/MS方法。最后,他分享了通過質譜毒物篩選平臺明確診斷復雜中毒的具體病例。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 駱明勇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婦幼保健中的應用
駱明勇主任在演講中深入剖析了精準醫療行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強調了臨床質譜技術在推動精準醫療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他特別提到了質譜分析在代謝組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詳細介紹了MALDI-TOF、串聯質譜、ICP-MS和Orbitrap/Q-TOF這四種臨床質譜的主要應用。駱明勇主任還分享了質譜技術在婦幼健康領域的應用實例,覆蓋女性備孕、妊娠、產后及兒童健康等多個方面。最后,他表示國產質譜的發展迅速,為質譜平臺建設的規范化發展帶來了新的要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研究員 檀鑫
報告題目:心血管疾病代謝組學臨床轉化應用
檀鑫老師首先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現狀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強調了當前對心血管疾病鑒別診斷、分層分型和輔助治療策略的迫切需求。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精準的診斷和治療策略至關重要。隨后,她介紹了基于代謝組學的臨床研究在冠心病領域已取得初步成果,這為更深入地理解冠心病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此外,檀鑫老師還分享了團隊建立的心血管疾病研究隊列和代謝組學靶向和非靶向平臺。
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 王曉雪 副主任藥師 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檢驗科質譜平臺主管 陸秋涯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呼吸系統疾病血藥濃度檢測中的應用
陸秋涯主任報告了呼吸疾病種類和治病原理,TDM的核心是個體化藥物治療,TDM的檢測平臺的組成有71.5%LC-MS,12.8%免疫分析,和4.79%GC-MS。然后,陸秋涯主任分享了關于TDM應用于抗菌、抗凝和抗腫瘤方面的工作進展。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 李曉娜
報告題目:基于LC-MS研究急性腎損傷(AKI)重癥患者的甲基化代謝紊亂
李曉娜老師的報告重點涵蓋了代謝組學的概述以及使用質譜代謝組學分析重癥患者AKI應激狀態下的代謝障礙。她詳細介紹了代謝組學的檢測技術和分析特點,并深入探討了其研究策略。然而,代謝組學仍面臨挑戰,主要是關于代謝物的鑒定、驗證及其功能的理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李曉娜老師采用了UHPLC-MS/MS方法來檢測血漿中的11種甲基化代謝物。研究結果顯示,AKI患者的血漿中甲基化供體和關鍵代謝物出現上調,表明甲基化代謝存在紊亂。
?北京陽光德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趙家根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多肽藥物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趙家根總監首先回顧了多肽藥物及胰島素的研發歷程,他指出,目前已有超過100種多肽藥物獲得批準上市。在報告中,他重點介紹了多肽藥物的研發進展,以及在臨床生物分析中遇到的技術挑戰。他還特別強調了質譜方法在多肽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性。趙家根總監指出,盡管國內藥企在多肽藥物研發方面仍以仿制為主,但他對未來的自主研發充滿期待,希望能在多肽藥物領域實現更多創新。
最后,自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的李水軍教授作總結。本次會議報告內容豐富,涵蓋臨床質譜應用探索,涉及藥物分析、疾病診療等多個方面,為醫學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堅信,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質譜將在未來的醫療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IVD開發:攜手助推LDT規范化,共促IVD創新開發
“IVD開發”論壇舉行,論壇的參與者包括來自醫學、檢驗、藥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醫療設備制造商和相關行業代表,會議聚焦臨床檢驗和質譜應用相關IVD的開發,旨在推動LDT和IVD的規范化并積極轉化。
會議現場
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主任李鵬飛擔任致辭嘉賓,并主持上半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 李鵬飛
李鵬飛主任強調LDT(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和IVD的規范性至關重要,強調規范化LDT和規范化IVD,這不僅關系到患者安全、實驗室質量的提升,還對醫學進步和有效監管具有深遠意義。雖然目前LDT缺乏國家級指南或管理辦法,但陸續在廣州、江蘇和北京等地已開展試點,北京已對6家醫療機構進行了LDT的試點授術,這為LDT的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李鵬飛主任強調從LDT到IVD離不開院企聯合,需要合作開發,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動這一行業的發展,并期望通過此次沙龍活動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體外診斷檢驗室檢驗工程師 孫雪晴
報告題目: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試劑盒標準簡介
孫雪晴老師介紹了質譜儀在臨床診斷中的廣泛應用,強調了它相對于傳統的免疫法和生化方法的優勢,如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度。她還指出了臨床質譜行業的快速發展,但也提到了一些問題,包括地區不平衡、專業技術人員短缺、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自動化和智能化的不足,以及試劑盒的標準化和質量控制問題。此外,也詳細介紹了醫療器械行業標準相關內容,重點介紹了液相色譜質譜、25-羥基維生素D試劑盒和他克莫司試劑盒的標準。她特別強調了標準的重要性,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李艷妍
報告題目:干式微采樣在治療藥物監測中的應用
李艷妍主任強調了藥物治療監測的重要性,特別是血藥濃度與治療效果之間的相關性,并強調了個體化治療的目標。她報告了涵蓋了不同藥物治療情境下的監測需求,包括考慮遺傳因素、劑量調整和藥物種類等不同因素。此外,她還向大家介紹了不同的實驗室方法,如免疫法、色譜法和質量控制,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最后,還詳細介紹了多種新型的干式微采樣技術,分享了多個臨床應用,強調了干式微采樣技術的潛在價值。
論壇下半場,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副主任藥師莊紅艷擔任主持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 莊紅艷 主持
南京艾迪邁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薛輝
報告題目:全自動磁珠法前處理聯合液相色譜/質譜的臨床檢測應用
薛輝老師介紹了三種主要的色譜質譜應用方法,強調了它們存在的問題,如前處理繁瑣和費用高。討論了前處理方法的不足之處,包括操作流程復雜、涉及大量手工操作、使用有機溶劑、時間長、不穩定性高以及成本較高等問題。他介紹了一種新型前處理方案,通過微球制備和表面修飾,提高了硬度和穩定性,降低了堵塞風險和成本,并可應用于TDM、維生素、激素、兒童用藥等領域的液質定量檢測。
北京華大吉比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兼副總經理 章申燕
報告題目:重構IVD解決方案助力臨床質譜發展
章申燕老師認為質譜分析作為一種測定化學成分含量和類型的基礎方法,在臨床樣品分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目前,質譜分析在臨床應用中面臨前處理復雜、標準化不足以及需要高水平操作技能等挑戰。然后,向大家介紹了公司提供的完整解決方案,講解了質譜精準用藥組合工具—核酸質譜串聯色譜技術,實現用藥前、用藥后閉環,添加磁珠自動化模式助力個體化用藥治療。
齊魯藥業 衛星交流會
山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王靜雅
報告題目:抗擊CRE感染的一線新選擇
王靜雅老師分享了全球耐碳青霉烯腸桿菌科細菌的新定義,以及我國CRE監測情況。然后,詳細講解了CRE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及病原學特點,并表示現有治療CRE感染的用藥方案仍存在問題。最后,著重介紹了頭孢他啶和阿維巴坦的研究內容。
儀器研發:堅持國產自研 全力發展智能化
“儀器研發”論壇如期舉辦,會議邀請到醫院、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進行精彩分享,共同探討儀器的自主開發和智能開發,旨在推動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會議現場
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主任李鵬飛擔任致辭嘉賓,并主持上半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藥事部 李鵬飛
李鵬飛主任表示企事業單位對于國產化儀器的需求不斷攀升,雖然目前的質譜技術已經具備了高通量和超靈敏度的特點,能夠滿足醫藥分析等領域的關于靈敏度和高通量的需求,但質譜的發展不應止步于此。他認為,質譜技術的研發應該朝著兩個方向努力:一是配套前處理儀器的自動化,二是提供從醫院檢驗系統到最終報告解讀的全流程信息化方案,最終實現人工智能化的質譜分析。
?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醫師 王曉雪
報告題目:全自動質譜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目前在臨床樣本檢測方面,自動化程度仍然不足。集成化方法將多個處理步驟整合到一個設備中,減少了用戶的工作量。王曉雪老師介紹了一種全自動化的分析儀器可以完成樣本處理、反應、檢測等一系列步驟,提高了自動化程度。然而,一些集成化設備的價格較高,可能不適合所有實驗室。磁珠法是一種全新的前處理方法,可用于樣本凈化和化合物提取。它分為反向磁珠和正向磁珠法,其優點在于全程自動化,無需離心步驟,提高了操作效率。王曉雪老師詳細介紹了磁珠法在醫院TDM中的應用案例。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副教授 尹磊
報告題目:基于綠色分析化學的分析方法綠色度評價軟件開發及其應用
綠色分析化學的重點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分析方法對人類安全、人類健康和環境的負面影響。評價分析方法的綠色性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如試劑、樣品采集、樣品處理、儀器、能量消耗、危害物數量和分析程序中產生的廢物數量等。尹磊老師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全面的分析方法綠色度評價算法和軟件 (Greenness evaluation metric of analytical methods, GEMAM)。該軟件具有簡單、靈活、全面的特點。評價標準基于綠色分析化學的12個原則和樣品制備的10個原則,并將其轉化為0 ?-10的分數。GEMAM的計算過程簡單,輸出結果以象形圖的形式呈現,可以提供基于顏色和數字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為綠色化學的算法發展提供了支持和參考。
?山東英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 劉利勤
報告題目:臨床質譜檢測方案助力精神疾病精準用藥
精神疾病一直是全球健康問題,個體之間的遺傳和代謝差異,必須通過個體化用藥,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 朱蓉總監介紹了質譜分析在藥物基因型檢測方面的重要作用。核酸質譜技術具有高度選擇性和高通量,可以同時分析多種藥物的濃度,從而協助醫生制定更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會議下半場,由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張敏老師擔任主持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張敏 主持
賽默飛世爾科技市場部經理 范超
報告題目:點石成金——賽默飛助力打造前沿LDT組學檢測研究平臺
范超經理詳細介紹了新型質譜儀器Orbitrap?Astral? ,利用精準醫療和高通量技術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了突破性的機會,旨在改善精神疾病治療,通過藥物基因組學和核酸質譜技術,為每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范超經理強調了數據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并突出了單細胞研究在理解個體代謝變化中的重要性。這一進展有望改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徐勇
報告題目:質譜前處理自動化系統
徐勇老師介紹了一種自動化實驗室樣本前處理系統,該系統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實驗室的標準操作流程(SOP),處理不同數量的樣本,而無需重新設置參數,提供了簡化的操作界面,使每個步驟變得簡單易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視覺輔助,以提高操作效率。另外,他還討論了與該系統相關的發展趨勢,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簡化操作和控制耗材成本的關注。
廠商展臺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精準檢驗工作委員會
北京和合醫學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華大吉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英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SCIEX中國
北京陽光德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艾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
凱萊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