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環缺血伴三叉神經痛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
男性,86歲,農民。
【主訴】
主因頭暈伴周身乏力1天。
【現病史】
入院前1天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伴周身乏力,無言語不利,無惡心、嘔吐,無感覺障礙,無腹痛,無腹瀉。患者在家未予治療,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查頭HRI示:老年腦。遂以后循環缺血收入院。自發病以來,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食欲可,睡眠一般,大小便如常。
【既往史】
既往既往三叉神經痛病史5年,口服“卡馬西平片”治療;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接觸史;無外傷、手術及輸血史;無藥物及其他過敏史。
【查體】
T:36.5℃、P:66次/分、R:20次/分、BP:130/74mmHg。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言語流利,查體合作。全身皮膚粘膜未見黃染、皮疹及出血點。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臟濁音界不大,心律66次/分,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明顯雜音。腹軟肝脾未觸及,腸鳴音正常。神經系統:意識清楚,言語流利,雙側瞳孔等大、等圓,間接、直接對光反射存在,口角無偏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IV級,四肢肌張力正常;頸無抵抗,克氏征陰性,巴氏征陰性。
【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頭MRI示:老年腦。
【初步診斷】
1.后循環缺血2.三叉神經痛
【鑒別診斷】
腦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發病急驟,多在情緒激動或者勞累后發病,出血嚴重者可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嘔吐等癥狀,頭ct可鑒別
【診療經過】
內科二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暫給予葛根素、胞磷膽堿鈉、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等藥物治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臨床診斷】
1.后循環缺血2.三叉神經痛
【病例分析/討論】
隨著人體的年齡較大,動脈硬化后,會導致顱內供血減少,引起相應腦供血區減少,久而久之會慢慢形腦萎縮或者老年腦的情況。
病例來源:愛愛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