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試劑灼傷的應急處理辦法
化學灼傷是因為皮膚直接接觸強腐蝕性物質、氧化劑、強還原劑,如濃酸、濃堿、氫氟酸、溴等引起的局部外傷。被化學試劑灼傷時,應先對灼傷部位及周圍皮膚進行沖洗,再用中和劑進行中和,以去除化學試劑對皮膚的影響。同時注意保護創面,不要弄破水皰。
根據試劑性質及傷者灼傷程度的不同,采取的處理措施略有不同(表2)。傷勢嚴重者,處理后還應立即送往醫院。
化學試劑灼傷的應急處理方法
化學試劑 | 應急處理方法 |
酸類 | 用大量水沖洗10~15分鐘,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液進行洗滌,最后再用水沖洗。但當皮膚被草酸灼傷時,應當使用鎂鹽或鈣鹽進行中和。 |
堿類 | 盡快用水沖洗至皮膚不滑為止。再用稀醋酸或檸檬汁等進行中和。但當皮膚被氧化鈣灼傷時,則應先用油脂類的物質除去生石灰,再用水進行沖洗。 |
氫氟酸 | 先用大量冷水沖洗至傷口表面發紅,后用50g/L的碳酸鈉溶液洗,再以2:1的甘油和氧化鎂懸浮劑涂抹,并用消毒紗布包扎。 |
溴 | 應立即用2%硫代硫酸鈉溶液沖洗至傷處呈白色;或先用乙醇沖洗,再涂甘油。 |
酚類 | 應先用酒精洗滌,再涂上甘油。 |
推薦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