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處理技術盛會——重慶舉辦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分享樣品前處理的新技術新進展。
論壇現場盛況
分析測試百科網總經理卞利萍女士主持論壇
清華大學研究員 邢志
報告題目:樣品制備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邢志研究員表示,樣品前處理是分析化學的第一步,其在實驗過程中的耗時占比約三分之二,在所有操作步驟中誤差分析占比高達32%,主要目的為消除干擾、調節濃度、介質轉換、儀器保護、費用最省。其次,對于在樣品分析過程中的樣品污染和樣品損失,應當采取合適的器皿的清洗方式、實驗用水和消解試劑的選擇方法、降低環境污染的方法,從而降低樣品污染和損失、減少實驗誤差。最后,他還分享了目前樣品前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樣品前處理的發展趨勢,從而滿足更多的測試需求。
普敦實驗室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應用技術總監 朱懷恩
報告題目:磁性固相萃取技術在農產品安全分析中的應用
朱懷恩表示,磁性固相萃取(mSPE)是全新的樣品提取技術,利用磁性固相萃取劑顆粒,替代傳統裝填柱,實現更加自動化、樣品體積更大,輕松實現色譜或質譜分析前的樣品提取和凈化。目前有第一代磁棒式mSPE系統和第二代MagicFlux。經過實驗對比,與其他的固相萃取柱進行對比,性能上優于后者。此外,還介紹了磁性分散萃取(mSPE)在肝臟樣品和糧油中黃曲霉素測定的應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儀真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張鴻
報告題目: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全自動檢測方法和解決方案
張鴻介紹了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的危害、來源和分析方法。在國內,國標GB 5009.191可用于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分析。儀真的全自動解決方案,結合德國技術,開發出適合不同方法的全自動氯丙純酯和縮水甘油酯的全自動樣品前處理平臺。經過方法學驗證,完全符合國際或新修訂國標GB 5009.191中全自動前處理儀表要求。該平臺可以連接在GC-MS或GC-MS/MS使用,在多種應用的用戶中反饋良好。
?
北京中檢維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雷豐華
報告題目:免疫磁珠技術在真菌毒素檢測中的應用
雷豐華分享了免疫磁珠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免疫磁珠(IMB)是一種均勻、具有超順磁性及保護性殼的球形小粒子,基本上由載體微球和免疫配基結合而成。他還介紹了免疫磁珠儀器自動化操作原理和免疫磁珠試劑盒的操作流程。與親和柱相比,免疫磁珠在前處理、凈化步驟、凈化時間、穩定性和方便性上由顯著優勢。其在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和其他毒素的檢測上有良好的應用。
四川威爾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張鳳枰
報告題目:水產品揮發性風味物質提取分析技術
張鳳枰介紹,水產品中揮發性風味物質提取和分析,可以評價水產品質量、指導水產品生產和改進水產品加工工藝。首先,他介紹了采用同時蒸餾萃取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提取、分析并鑒定野生和養殖長吻鮠肌肉揮發性風味成分。其次,選擇頂空固相微萃取技術作為水產品中的土腥味物質的提取和富集方法,可滿足魚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異莰醇定量檢測需要,可為養殖水產品異味物質脫除提供檢測方法依據。
-
會議會展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