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仿制藥告別高收益時代,藥企賺錢以后要靠創新

    2018.12.19

      今后,公眾將以更便宜的價格用上質量療效有保證的仿制藥,而在“帶量采購”試點政策將進一步擴大的預期下,藥企的競爭格局也將發生巨變。業內專家指出,在控費降價的大環境下,未來仿制藥高毛利高收益的時代將一去不返,藥企間的競爭也將更多集中在爭奪技術和市場規模的話語權上。

    圖片.png

      25個藥品平均降幅52%

      12月7日,上海陽光招標采購網公示“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的擬中選結果,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結果顯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采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從公示結果來看,仿制藥對原研藥的替代效應明顯加快。其中,25個擬中選品種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22個,占88%,原研藥3個,占12%,仿制藥替代效應顯現。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這樣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大獲成功”的帶量采購結果,除了讓患者有望用上更便宜的好藥之外,也將改變藥企的競爭格局。截至12月7日收盤,兩個交易日內醫藥上市公司市值蒸發逾2000億元。

      仿制藥降價成方向

      實際上,此次的“4+7”帶量采購只是試點,對于大多數公司影響并不大,為何對醫藥市場形成如此大的沖擊?

      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中國藥品招標政策研究專家耿鴻武日前在一次線上直播中指出,此次帶量采購政策對醫藥市場更多是心理層面的沖擊。此前,不少仿制藥以及過期的原研藥仍然走的是“創新藥”的高定價策略,理論上通過了一致性評價后的仿制藥有提價可能,但隨著帶量采購政策成為未來集采的新方向,涉及產品降價趨勢明顯,仿制藥將回歸合理利潤,此前高價格、高毛利的仿制藥將一去不復返。

      “價格降低對于老百姓來說是利好的,仿制藥本來就不應該是高毛利的,應該回歸到正常的價格水平上去,實現用便宜的錢買到質量好的藥,這是未來的整體發展方向。”

      藥價擠水分藥企不虧錢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的25個品種中,單片價格在1元錢以下的就達12個。其中降幅最大的為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分散片,其擬中選價為0.62 元/片,降幅達到96%。對此,正大天晴董秘公開表示:“肯定不會做賠本生意。現在我們還在測算中。未來價格聯動速度和獲得患者的增量還在測算。”

      帶量采購試點聯合采購辦公室負責人明確表態,帶量采購“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根本原因是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模式下,既往包含在銷售價格中的銷售費用、市場推廣成本等“水分”沒有存在必要了。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