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互作江湖(下):主要玩家和新產品
上篇我們介紹了分子互作的主流派系和市場概況,想必各位看官已心中有數;接下來將細數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和新產品,希望為您下次入手前提供參考。
主要儀器及廠商
近年來,實時分子互作儀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等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愈發成熟,尤其隨著生物制藥行業高速發展,該領域迎來爆發增長。下表列出了主流品牌近年來推出的儀器,并分別逐一介紹。
品牌 | 型號 | 原理 | 特點 | 推出時間 |
Cytiva | Biacore 1K | SPR | 單針6通道,新增多種進樣模式 | 2022年12月 |
Biacore 1K+ | ||||
Biacore 1S+ | ||||
Biacore 8K | 8針高通量16組通道;2小時完成384個樣品結合水平篩選 | 2016年6月 | ||
Biacore 8K+ | 2018年10月 | |||
賽多利斯 | Octet SF3 | SPR | OneStep和NeXtStep梯度進樣,更高通量、更簡便 | 2022年5月 |
Octet R8 | BLI | 8個獨立平行通道,非流路浸入即讀 | 2021年5月 | |
Octet R4 | 4個獨立平行通道,非流路浸入即讀 | |||
Octet R2 | 2個獨立平行通道,非流路浸入即讀 | |||
NanoTemper | Dianthus | 光譜位移 | 1分鐘計算kd值,33分鐘內完成 384 個樣品親和力檢測 | 2022年4月 |
Monolith X | MST+光譜位移 | 10分鐘檢測,應用范圍廣 | 2022年10月 | |
馬爾文帕納科 | Creoptix WAVE | GCI | 更高靈敏度、流路不易堵,WaveRAPID比傳統動力學快10倍 | 2022年6月 |
MicroCal PEAQ-ITC | ITC | 可配置、低容量和高靈敏度,可測親和力,焓變,熵變 | 2015年5月 | |
Bruker | Sierra SPR-32 Pro | SPRi | 8 通道 Χ 4 檢測點分析陣列,24 小時內分析 13,200 個相互作用 | 2022年2月 |
Horiba | OpenPlex | SPRi | SPR和微陣列芯片技術結合,靈活,高通量 | 2013年5月 |
Bio-rad | ProteOn XPR36 | SPRi | 在一塊芯片上可分析多達 36 個不同的蛋白相互作用 | 2012年9月 |
Gator Bio | GatorPro | BLI | 32通道,10分鐘完成32個樣本平行競爭反應 | 2023年1月 |
GatorPrime | 8通道,無流路系統 | 2021年3月 | ||
GatorPlus | 支持384孔板 | 2021年9月 | ||
WYATT | Calypso | CG-MALS | 非標記,無固定化,快速、自動、無損、定量 | |
Biosensing | SPRm 200 | SPR+顯微鏡 | 體外測量單個細胞在其天然環境中的結合反應和動力學 | 2017年2月 |
BI-4500 | SPR | 5通道,除液流方式,還可檢測氣相、電化學 | 2015年3月 | |
Nicoyalife | OpenSPR-XT | LSPR | 局域SPR,成本低、靈敏度高 | 2016年7月 |
Alto | 數字微流控(DMF)、人工智能(AI)及納米技術 | 2020年1月 | ||
BioNavis | Navi 410A KAURIS | MP-SPR | 能掃描幾十度θ角范圍,獲得完整SPR曲線,氣體和液體均可測量 | 2020年10月 |
英柏 | MI-S200D | SPR | 國內自主研發,對標S200,獲BCEIA金獎 | 2021年12月 |
量準 | WeSPR100 | MetaSPR+酶標 | SPR儀與酶標儀一級兩用 | 2021年 |
WeSPR One | MetaSPR | 雙通道,半自動,10分鐘測定 | 2022年 | |
WeSPRHT96 | MetaSPR+酶標 | 96個樣品同時測定 | 2022年 |
Cytiva(思拓凡)
Biacore是分子互作的英文" Biomolecule Interaction Analysis core technique"的縮寫,資料顯示,Cytiva公司生產的Biacore系列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儀在CNS主刊發表近千篇文章,全球裝機已超過6000臺,中國已裝機超過800臺。自1990年至今,Biacore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設備,從最初的Biacore 1000, 到Biacore 3000,Biacore 4000,Biacore T系列,X系列,8K系列,1系列等。
Biacore? 1 系列
2022年底,經過技術的持續創新與迭代更新,Cytiva推出功能強大的新一代分子互作系統Biacore? 1系列,有Biacore 1K、Biacore 1K+、Biacore 1S+三種系統配置可供選擇(同時停產了T200)。Biacore? 1系列新品傳承了經典的SPR技術,單針、6通道分子互作平臺,樣品檢測通量提升,所有機型共用1套Biacore Insight軟件,簡單易上手;新增多種進樣模式,方便開展多元復合物組裝、競爭抑制、表位分析、buffer篩選等實驗內容。
Biacore 8K
2016年Biacore 8K產品上市,2018年10月Biacore 8K+推出。Biacore 8K/8K+是高通量、高靈敏度的SPR系統,可對小分子和生物藥進行有效的篩選、表征、工藝優化以及質量控制。高通量,16組檢測通道,8根進樣針平行分析;2小時完成384個樣品結合水平篩選,64組動力學表征僅需要5小時;高靈敏度,超低噪音水平(<0.02RU),滿足小分子量樣品、超低偶聯和低濃度樣品的分析需求;8K可實現60小時無人值守作業,4-40℃樣品倉控溫,支持4塊96/384孔板。
賽多利斯(Sartorius)
2019年,賽多利斯收購了丹納赫旗下的FortéBio,獲得了生物膜干涉的分子互作技術,2022年推出表面等離子共振SPR產品,打造出多元化的Octet?非標記分子互作分析平臺。
Octet SF3 分子互作分析儀
2022年5月推出的Octet SF3基于SPR技術,采用新穎的OneStep和NeXtStep梯度進樣技術,相比普通多循環或單循環動力學分析技術,用戶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生成高質量的動力學和結合親和力數據,在單次無人值守的分析中可生成 768 個樣品的完整動力學和親和力數據。
OneStep進樣無需配制多個分析物濃度梯度,可簡化實驗開發和操作,得益于獨特的樣品排列方式,能在一次分析中對數百個樣品進行高通量采集和分析,非常適用于高通量文庫篩選。而NeXtStep梯度進樣技術,可通過單次進樣測定分析物在競爭分子存在時的活性,在一次分析中評估多種分析物和競爭分子,且無需將競爭分子添加到流動緩沖液中。Octet SF3還具有更大緩沖液體積、優化的流路設計等硬件改進,并具有單次分析768個樣品的更高通量,和簡便易用的Octet SPR分析軟件。
Octet R2、Octet R4、Octet R8分子互作儀
2021年5月,賽多利斯推出基于非標記生物層干涉技術(BLI)的Octet R系列分子互作儀,包括Octet R2/R4/R8三款產品,分別對應2、4、8通道,可進行現場升級。
Octet 系統快速、穩定且無流路,應用標準的96 孔微孔板承載樣品,便于直接在板上進行高通量的自動化結合分析。該系統具備優越的定量和動力學檢測性能,在廣泛的動態范圍內對各種各樣的分子進行高靈敏度分析,可檢測低至150道爾頓的小分子。
Octet 可快速獲得結果,僅需5 分鐘即可并行處理分析多達96 個樣品;具有良好的粗樣品相容性,僅當分子與生物傳感器表面結合或解離才會產生信號,無需耗時冗長的樣品預處理或純化。Octet系統易于使用,檢測后樣品保持完好,樣品可重復使用。提供無流路分析方法,配合各種現成的浸入即讀生物傳感器,可直接檢測特定蛋白和其他生物分子―甚至是在細胞培養上清液和裂解液等復雜混合物中。
諾坦普(NanoTemper)
2010年,NanoTemper推出基于微量熱泳動技術的Monolith NT.115,2014年推出自動化的Monolith NT. Automated,2019年推出Dianthus NT.23,2020年推出全面升級后推出新一代Monolith,2022年更是推出兩款重磅產品。
基于光譜位移技術的Dianthus分子互作儀
首先是4月推出的Dianthus——首個使用光譜位移技術(Spectral Shift)的親和力篩選平臺。檢測流程相當簡單,只需要對其中一個分子進行熒光標記,然后將其與梯度稀釋的配體混勻。在用590nm的光激發樣品后,儀器會同時監測雙波長(650nm和670nm)下配體結合引起的光譜位移,通過雙波長的熒光強度比值與配體濃度擬合,僅需1分鐘即可精確計算樣品間的kd值。Dianthus的親和力檢測范圍從皮摩爾級(pM)到毫摩爾級(mM),33分鐘內一次性完成 384 個樣品親和力檢測,24h內篩選4150-8300個樣品。
此外,Dianthus在可控平衡狀態的溶液中檢測,避免固定對樣品的影響。在表征三元復合物時,二元復合物處于穩定狀態,非常適用于PROTAC項目。檢測不依賴于分子量,無需擔心分子量過低而漏掉有價值的hits。樣品均在溶液中獨立檢測,篩選共價結合配體時無需昂貴的耗材和繁瑣的操作。基于微孔板檢測,無微流控系統,無需清洗維護。
分子互作檢測儀Monolith X
10月NanoTemper再推出Monolith X,它同時具有光譜位移和微量熱泳動 (MST)兩種互為補充的生物物理檢測方法,完全覆蓋可能遇到的各類分子間相互作用。無需耗費時間進行方法開發即可獲得高質量數據結果,且無需擔心樣品聚集或雜質干擾實驗。
Monolith X實現24個樣品的更高通量需求;更精確的溫度控制,可獲得更高質量數據;更靈活的檢測方式,根據樣品隨意切換檢測靈敏度;僅需數ng微量樣品,對測定緩沖液沒有限制;樣品無需處理、自然條件溶液中直接測定,無需表面固定;無需蛋白純化,直接在裂解液中進行試驗。測定范圍廣從nM-mM,從離子,到病毒顆粒;速度快,10分鐘之內即可獲得親和力數據,專家模式下僅需90s即可完成1個kd檢測。
馬爾文帕納科(Malvern PANalytical)
GCI是由Creoptix AG(瑞士)開發。Creoptix公司于2022年1月加入馬爾文帕納科,成為旗下提供研究分子互作技術的子品牌。2022年6月,馬爾文帕納科在線發布了新品Creoptix WAVE分子相互作用儀,包括WAVE和WAVEdelta兩個型號,擁有基于GCI的光學生物傳感器,以及外置的微流控技術和基于Google AI 技術的自動化軟件。
分子互作儀Creoptix WAVE
采用光柵耦合干涉(GCI)技術,WAVE系統具有超越傳統SPR技術的檢測靈敏度和時間分辨率。不同于SPR技術,Creoptix WAVE GCI產生的消逝波(evanescent field)僅在芯片表面與樣品溶液接觸,并延長了其與樣品相互作用的長度,具有更低的信噪比(<0.015pg/mm2)。憑借WAVE的低檢測限,可輕松獲取無標記互作分子高精度的動力學速率,親和常數及濃度數據;即使檢測豐度較低的樣品,仍可確保數據不失真。防堵塞設計微流控芯片適用于多種不同類型樣品,確保樣品活性和生物學特性,節約了純化步驟所需時間以其他設備脫機、堵塞等問題可能耗費的時間。WAVE具有高時間分辨率,可準確表征解離速率大于10s-1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動力學。WAVE可靈活組合,兼容48,96,384板任意組合,120h無人值守運行。
全自動MicroCal PEAQ-ITC 系統
2015年馬爾文推出手動 MicroCal PEAQ-ITC系統與新型全自動MicroCal PEAQ-ITC 系統。MicroCal PEAQ-ITC Automated 是一款可配置、低容量和高靈敏度的全自動等溫滴定量熱儀,可以提供無人值守的操作便利性。 可在一次實驗中對所有結合參數進行直接、無標記的溶液內測量。其應用包括表征小分子、蛋白質、抗體、核酸、脂類和其它生物分子的分子間相互作用。 它也可用于進行酶動力學測量。特定包括:全自動化,可全自動運行的四塊96孔板,智能化分析。多次滴定,單次滴定器加載,提高效率。僅用 10μg 蛋白質就可以靈敏地研究任何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一次實驗測定所有結合參數:親和力 (KD)、化學結合計量比 (n)、焓變 (ΔH) 和熵變 (ΔS)。數據質量,亞毫摩爾到皮摩爾分解常數(10-2 至 10-12 M)。
布魯克
Sierra SPR-32 Pro表面等離子共振儀
2018年6月,Bruker先推出Sierra SPR-32,2022年推出Sierra SPR-32 Pro表面等離子共振儀。
Sierra SPR-32 Pro可實現從初始篩選到動力學精細表征,其高靈敏度源于結合了成像表面等離子共振(SPRi)技術、高強度激光源、高速光學掃描、在高強度激光源下使用高速相機,從而每次掃描測定到更多的共振。帶來的好處在于,當測定如分子片段或小分子結合實驗等微小信號變化的時候,可以獲得 0.02 RU(RMS)的信噪比及更高的準確度。該儀器具有高通量,8 通道 Χ 4 檢測點分析陣列可在 24 小時內分析 13,200 個分子間相互作用,每天可分析超過 4400 個樣品,扣除空白對照可分析超過 13,200 個結合反應,涉及應用包括表位表征、抗體、分子片段或小分子篩選;可以根據分析所需的性能、靈活性及應用范圍,可靈活選擇 1 到 8 針的進樣通道;通道內的對照位點設計,可以將所需的分析周期減少一半,提高數據質量的同時,減小多次樣品前處理而帶來的數據差異性。Sierra SPR 控制軟件,結合了硬件系統的靈活性,采用 “ 即拖即用 ” 的方法編輯界面,簡單易用。
堀場(HORIBA)
SPRi-OpenPlex將等離子體共振技術和微陣列芯片技術進行結合,可以一次獲取百種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這種測量方式突破了傳統通道式測量的局限,特別適用于快篩及實時成像的應用需求。適用于各類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質、寡核苷酸和寡聚糖直至類脂、噬菌體、病毒和細胞等生物體系的免標記分析,廣泛用于蛋白質組學研究,癌癥研究,新藥研發,信號傳遞,多分子復合物的結構和組裝,分子識別,免疫調節,免疫測定法,疫苗開發,瞬時結合,配體垂釣,結合特異性,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酶反應等應用領域。
SPRi-OpenPlex靈活式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成像系統
SPRi-OpenPlex靈活式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成像系統(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儀)是一款免標記、多通道生物分析和研究的理想工具。該系統可實時監測相互作用并獲得動力學參數。開放式結構設計,適用于多種應用需求。
伯樂(Bio-rad)
ProteOn XPR36
Bio-Rad在2012年即推出ProteOn XPR36 蛋白質相互作用陣列系統,它基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光學生物傳感器,可提供有關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親和性、特異性和動力學的實時數據。通過使用獨特的復合式 XPR? 技術,該系統可以生成一個 6 x 6 陣列的相互作用芯片,能同時分析最多 6 個分析物和 6 個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ProteOn XPR36系統可一次實驗,在一塊芯片上可分析多達 36 個不同的蛋白相互作用,在單個實驗中進行完整的動力學分析,同時并行測量各種試驗條件,能高通量地篩選樣品。ProteOn XPR36系統主要應用于抗體的特征和研發、大分子和小分子藥品研發、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及蛋白質結構和折疊的分析。
Gator Bio
Gator Bio是BLI技術的發明人、華人科學家譚虹博士于2017年創立。他在第一代BLI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技術迭代,將新一代BLI技術(以下簡稱NGB,即Next Generation BLI)加載到一根探針上,開發出Gator系列非標記生物分子分析系統,該系統與運行無數應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儀器、軟件和耗材完全集成,申請了 90 多項ZL。NGB克服了原有技術的缺陷,并提高了檢測靈敏度,實現從小分子、核酸,到蛋白質、細胞的無標記、實時分子互作檢測,被廣泛應用于新藥研發和生命科學研究。
GatorPlus分析儀
2019年3月,Gator Bio推出了首款儀器GatorPrime非標記生物分子分析儀和多種生物傳感器。2021年1月,Gator Bio又推出了升級版GatorPlus分析儀;其主要優勢在于可選擇使用96 孔或 384 孔微孔板;增強了基線穩定性;延長了walk away時間;為復雜樣品的檢測提供更快速、更準確的實時分析數據,在 >6 小時的無人值守時間內,只需很少的動手時間即可獲得豐富的數據集。Gator? Plus針對各種生物分子的表征進行了優化,包括小分子,抗體和其他蛋白質。Gator? Plus可以增強基線穩定性,為最復雜的對的準確分析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憑借更高的信噪比,Gator? Plus可以輕松測量pM親和力對。
Gator? Pro儀器
2023年1月,Gator Bio推出Gator? Pro,專為快速,自動化,高通量分析而設計。32 臺光譜儀可對多達 32 個樣品進行高頻并行測量,3 個樣品板可自動采集每批 1152 個樣品,可是說是吞吐量最高的儀器。而且Gator? Pro儀器延長無人值守時間,同時提供快速、可重現和高質量的數據。
懷雅特(Wyatt Technology)
2023年2月,沃特世宣布計劃以13.6億美元現金收購光散射和場流分離公司Wyatt Technology。該收購預計將于第二季度完成,幫助沃特世建立生物分析表征業務。Wyatt是公認的在光散射領域的領軍企業,在40多年前推出了第一臺商品化的使用激光作為光源的光散射儀器。
Calypso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Calypso是一個以組分-梯度多角度光散射(CG-MALLS)為基礎的生物大分子間相互作用分析系統,可以快速、自動、無損、定量地表征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復性高、靈敏度高及無需樣品修飾等諸多優點。
CG-MALS利用分子量的變化測定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溶液中大分子的散射光強依賴于物質的濃度C和重均分子量Mw,分子間發生復合,Mw則增加。例如,若所有的蛋白質分子以二聚體形式出現,則散射光強也會增倍。對于可逆的聚集,蛋白與單體蛋白復合的比例會達到一個平衡值,這個值依賴于每種蛋白初始的濃度和緩沖液的條件。不同的組成和濃度會導致Mw不同。檢測器為多角度光散射檢測器或UV檢測器。通過分析一系列不同組成和濃度的光散射結果,可以確定所發生的聚集形式、各自的結合親和力Ka、結合和解離平衡常數。Calypso系統自動化配制比例溶液,將樣品配制、輸送及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集合于一體,保證實驗重復性。Calypso系統無需對樣品進行修飾(熒光標記、固定化等),且在溶液環境中測量,最大程度保證樣品的天然狀態,且樣品方便回收。
該系統可以分析分子間的特異性及非特異性相互作用,聚集或解離的動力學等。對于分子間的特異性相互作用,Calypso可以測定其自聚作用及不同樣品分子間的異聚作用,得到平衡解離常數Kd及反應的化學計量數。對于非特異性相互作用,可以測定其維力系數,并判斷分子間的作用力及強度。此外,Calypso還可以測定反應的動力學,樣品的重均分子量及均方根半徑等重要分子信息。
Biosensing Instrument公司
美國生物傳感儀器公司BiosensingInstrument(BI)從2004年起在NIH的資助下一直致力于研制新一代的SPR儀,推出了BI-2500(3通道)和BI-4500(5通道)系列SPR,其創新性的設計和可互換式的分析模塊使同一臺儀器既可進行生命科學研究,又可進行電化學及氣相下的分析檢測。
BI系列可進行多模式SPR實驗:液體進樣,電化學,氣相
SPRm 200表面等離子體共振顯微鏡
SPRm 200是一款細胞原位分子互作動態分析系統,巧妙地將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技術和光學顯微鏡結合為一體,體外測量單個細胞在其天然環境中的結合反應和動力學。SPRm200無需對觀察目標進行標記,可以實時定量地進行檢測,并且可同時可視化觀察細胞結構和局部結合活性。此外無需提取細胞膜蛋白,即可在正常活細胞狀態下觀察和測量藥物和膜蛋白的實時相互作用。膜蛋白占目前藥物靶標的一半以上,因此能夠獲得體外測量可加快藥物和疫苗的開發。樣本容量為384*2,具有5條通道,進樣體積最低為1μL。
Nicoya
Nicoya life 成立于 2014 年,是滑鐵盧大學科技孵化器重點培養的納米科技公司,并獲得加拿大政府創新資金支持。Nicoya life 致力于納米光子學基礎上的傳感器技術研究,并推出創新 LSPR ZL技術。
OpenSPR和OpenSPR-XT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2015年Nicoyalife推出OpenSPR,采用局域表面等離子共振LSPR技術,以納米金顆粒作為傳感器,相對于傳統SPR技術所采用的持續金膜而言,具有更加簡單穩定的光學性能、低成本的芯片制備方法、最小化的背景干擾以及強大的光譜變化數據分析,不但實驗成本低、而且靈敏度高、穩定性好、易操作。2016年,Nicoyalife公司又為科研及工業用戶最新推出了一款全自動、高通量的分子結合動力學SPR分析儀---OpenSPR-XT,采用全自動96/384孔上樣,高通量地保證24小時自動運行。
Alto:采用數字微流控DMF的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2020年1月,Nicoya推出Alto,是世界上頭一個整合數字微流控(DMF)、人工智能(AI)及納米技術為一體的全自動LSPR系統,具有很多優勢。低樣品量:DMF技術能準確控制0.35uL液滴,完成一輪親和力實驗只需2uL樣品,比傳統SPR樣本體積低500倍。高通量:16通道,一塊卡盒一次可檢測16個配體,150個分析物,獲得1600個檢測數據,兼容機械手臂,實現24*7小時無間斷運行。DMF消除了對任何物理泵、閥門或管子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與標準孔板外形兼容的低成本一次性濾芯,因此易操作、易維護。
BioNavis
芬蘭BioNavis公司成立于2006年,2008年開發出SPR儀器,2015年推出下一代MP-SPR 多參數表面等離子共振分析儀。MP-SPR與傳統SPR最大的區別在于光學方面,傳統SPR的光學測量僅集中于非常窄的θ角范圍內,而創新MP-SPR能夠掃描很寬的θ角范圍(幾十度),憑借其獨特的光學配置,可以獲得完整的SPR曲線,應用場景從小分子、核酸、多肽、蛋白質等生物分子間作用力研究,擴展到納米顆粒、層和涂層、生物材料等生物物理學和生物材料學研究。氣體和液體環境中均可測量,兼容細胞培養液或血清等復雜介質;適用于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多功能研究;開放式設計和定制化功能(如熒光、電化學)。
MP-SPR Navi 410A KAURIS 多參數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分析儀
2020年BioNavis推出帶7樣品瓶全自動型號Navi 410A KAURIS。它基于真實角度測量的SPR裝置,并配備旋轉激光和檢測器。具有極其廣泛的角度測量范圍:40° -78°,真實角度分辨率:0.001°。4通道的同時測量結合7個樣品的自動液體處理,一次掃描包括兩種環境:氣體和液體。在角度掃描MP-SPR 模式下,通過掃描一系列角度,提供完整的SPR曲線和多個參數。幾個感應圖譜可以從完整的SPR曲線中提取出來,比如PureKinetics?。
英柏生物(Inter-Bio)
英柏Inter-Bio(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于2019年推出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商業化表面等離子共振SPR分析儀MI-S200,實現了核心零部件的100%國產化,并獲得2019年 “BCEIA金獎”;2021年年底推出全新升級產品MI-S200D SPR。2022年1月,英柏Inter-Bio獨家首創推出了定制化的SPR技術產品--在線蛋白活性檢測儀Lark-10,與液相色譜聯用,同時實現復雜樣本的色譜分離與親和檢測。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儀MI-S200D
MI-S200D SPR整體性能穩定,親和力測定數據結果重復可靠,并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學分析核心算法。研究者在英柏MI-S200D SPR上測定冠狀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受體結合結構域(RBD)與宿主細胞受體ACE2的結合親和力,KD≈0.2nM,與文獻中Biacore S200(Cytiva靈敏度最高的產品)上獲取的數據非常相近。作為國產替代產品,MI-S200D性價比更高,自主研發的配套生物芯片等耗材、更加皮實耐用的微流路系統都極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量準(上海)醫療(Xlement)
量準(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劉鋼教授創辦,首創了三維MetaSPR技術。MetaSPR以納米微陣列生物芯片為檢測基質,通過檢測MetaSPR芯片的共振反射或吸收峰強度變化來測定分子互作,這一點區別于傳統的基于SPR入射光角度變化的技術。三維基膜的芯片將信號放大了千倍以上,檢測靈敏度更高,同時復雜的光路系統變成了簡單的LED光源和光電二極管,大幅降低成本。量準的分析互作儀和耗材的價格只有傳統SPR的幾分之一,不僅可用于科研和生物制藥,還可擴展到臨床IVD,潛在還可擴展到民用市場。
WeSPR100兼具SPR儀與酶標儀兩種檢測功能
2021年,量準推出第一代WeSPR100多功能分子檢測儀,兼具SPR儀與酶標儀兩種檢測功能,采用8通道,96微孔板,互作分子量最低檢測下限為5KD。該儀器性價比極高,操作簡便靈活,極大地降低了小型制藥公司、研發機構或其他小型實驗室購置門檻和使用成本。
WeSPR One分子互作分析儀
2022年,量準推出第二代桌面式WeSPR One分子互作分析儀,雙通道模式、分子量最低檢測下限為150 Da。它將先進的光學傳感檢測器、精致的管路系統、多樣化的芯片傳感器和強大的數據分析軟件結合在一起,通過雙流道檢測方式最快10min即可準確測定分子親和力。
WeSPR HT96高通量分子互作+酶標儀
2022年底,量準還推出了第三代WeSPR HT96全自動多功能分子檢測儀,仍是一臺兼具SPR與ELSA兩種檢測功能的全自動多功能分子檢測儀。一次同時做96個檢測,采用加樣即讀,無管路結構設計,無需清洗管路,全自動進行。將先進的光學傳感裝置、高性能機械模塊組件、多樣化的芯片傳感器和強大的數據分析軟件結合在一起,滿足一機多用,全自動,高通量,多場景使用。
【結束語】
30多年前,SPR第一代商用分子互作儀的出現,披荊斬棘地推廣,終于迎來市場全面爆發。此后眾多新技術都與最早的SPR技術性能對比。在速度、通量、靈敏度、測定分子量下限方面,Biacore系列都有綜合的出眾表現,但其價格過分昂貴。中國人譚洪的BLI技術給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但追溯往昔BLI誕生之初,中國沒有成熟的資本市場,新技術拱手送給了國外,如今Octet系列已形成強大競爭力。新Gator成立后,迎來中國高瓴和紅杉的領投;目前的英柏和量準亦均獲投資。所以,分子互作的初始賽道上,中國人已經有了強大聲音。
除了SPR技術、BLI技術及其衍生的LSPR、SPRi、MP-SPR、NanoSPR甚至CGI等,利用非固定、溶液混合直接測定的代表是Nanotemper的MST/光譜位移和WYATT的CG-MALLS,這些技術顯而易見的好處是簡單、快速、高靈敏度、測定分子量幾乎無下限。當然,如果能夠進入藥典和新藥審批,就更好了。
在數百萬一臺的分子互作儀市場上,量準直接把價格降低到原來的1/10,這種層面的攻擊將擴大潛在市場到更大的場景,是否得到市場認可還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