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DNA實驗技術> DNA原位雜交技術>三維空間內隨機抽樣

    三維空間內隨機抽樣

    關鍵詞: 三維空間 隨機抽樣來源: 互聯網

    三維空間內隨機抽樣

    我們不難發現對于所進行觀察的切片,體視學有著自身的規定。同時,從統計學角度出發,不可能只在一張切片上觀察計算便得到關于整個特征物的準確三維定量信息,故體視學必然存在其特有的抽樣原則,而這些原則必須有效而且切實可行。

    體視學可稱為形態結構的統計學,體視學測試過程,實際上是抽樣過程。下面介紹體視學對切片的要求和如何進行標本抽樣。

    在體視學中經常用到“無偏(unbiaased)”一詞,統計學中是指“相對真實數據無系統偏差”。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無疑會想到對于所要研究的整體組織結構所有部位進行取樣。例如,研究對象是相同年齡、性別和種系的大鼠肝細胞數目。

    將肝臟進行連續切片,然后將所有切片連續分割成小組織切塊,再按照要求進行連續組織切片觀察。我們可以想象,倘若對多只大鼠肝臟的每一個部位均依據此方法研究,得到的數據應該如圖所示,即肝細胞數目均勻地分布在圓心周圍。

    但是,此法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不要說對多只大鼠,就是一只大鼠也是難以承受的。而體視學另一個特點是“有效”,換言之,是指“經過適當抽樣后降低變異率,使其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實值”。

    正如 所示,通過體視學抽樣所要達到的目的是雖然得到的數值并不是最為真實的,但是,這些數值也趨于集中在圓心周圍,真實有效地反映真實數值的分布情況,均數與真實值沒有系統偏差。所以,只有做到正確隨機抽樣,才可能得到“無偏”結果,并且抽樣量適中(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研究才“有效”。

    統計學使我們牢記隨機原則,形態定量研究需要多階段抽樣,欲使研究結果真實可靠,則必須遵循均勻隨機原則,即均勻隨機地抽取組織而不是隨意地選擇組織,這樣,則能保證待測區域內每個部分有同等概率被抽取。

    為保證所研究區域內的每一部分(如從某器官所有可能切取的組織塊、切片或測試視野等)有均等機會被抽選出來構成一個研究標本。

    可以運用單純隨機抽樣方式在整個組織結構中抽樣,但是,在體視學上,最簡單、有效的一種隨機抽樣方法是等距隨機抽樣,即開始時按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選出第1樣本(例如組織塊或測試視野),預先確定抽樣間距,以后每間隔一定間距依次抽取第2個、第3個,直至無法再抽取為止。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