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和PRINS技術
一、熒光原位雜交(FISH)
是一種簡單、敏感、而容易操作的方法,結果迅速,并能在同一標本上檢測多個不同的基因,可應用于細胞培養、染色體分裂像、冰凍切片和石蠟切片。
FISH技術是利用特異的DNA探針,標記了生物素,地高辛、或熒光素,對檢測細胞進行DNA-DNA原位雜交,并用熒光法顯示。
FISH實驗步驟
試劑配制:
(1)變性液(70%甲酰胺 + 2×SSC,pH7.0):4 ml 20×SSC;8 ml 蒸餾水;28 ml 甲酰胺。每次新鮮配制。
(2)雜交后洗滌液: 20×SSC 4 ml;蒸餾水16 ml;甲酰胺20 ml。每次新鮮配制。調節pH前升至室溫。
1. 用硅化玻片,石蠟切片,60℃烤片過夜。二甲苯脫蠟至酒精,斜置切片,空氣中干燥。
2. 蛋白酶處理:
(1)每個染色缸40 ml 蛋白酶K消化溶液,配制方法如下:2×SSC 40 ml 倒入Facal管,在水浴槽中預熱。將消化酶液加入管內,搖動直到酶溶解。
(2) 37℃水浴槽中預熱染色缸和蛋白酶K溶液。37℃孵育20 min。
(3) 2×SSC在室溫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 min。
(4)梯度酒精脫水(-20℃預冷),空氣中干燥。
3. 變性:
(1)每一個立式染色缸配制40 ml 變性溶液;
(2)78℃水浴槽中平衡預熱混合液染色缸;
(3)78℃孵育8 min;
(4) 即移入-20℃預冷70%酒精的染色缸內2 min,再依次移入80%、90%和100%的-20℃預冷酒精內,每缸2 min;
(5)空氣干燥。
4. 雜交:
(1)準備探針;
(2)取一個較大的濕盒,交叉放置切片;
(3)滴10 μl 探針在切片的組織上,加蓋玻片;
(4)蓋上濕盒蓋,37℃孵育12~16 h。
雜交后水洗:
(5)鑷子小心去除蓋玻片;
(6)43℃預熱雜交后水洗溶液40 ml 水洗切片15 min;
(7)2×SSC(37℃)洗兩次,每次10 min;
(8)切片放人染色缸的1×PBS內待檢測,勿使切片干燥。
檢測:
(9)從1×PBS中取出切片,除去過多的水分,避免標本干燥。把切片放入濕盒內,同時處理4張切片。
(10)每張切片使用30~60 μl 羅丹明抗-地高辛抗體或FITC卵白素,室溫下孵育20 min;
(11)去掉塑料蓋膜,把切片放入含1×PBS的染色缸。1×PBS室溫下洗3次,每次2 min。
擴增:
(12)從1×PBS中取出切片,斜置切片使液體排出;
(13)每張切片滴30~60 μl 抗-卵白素抗體,加塑料蓋膜,室溫孵育20 min;
(14)去掉塑料蓋膜,把切片放入含1×PBS的染色缸。1×PBS室溫下洗3次,每次2 min;
(15)從1×PBS中取出切片,斜置切片使液體排出;
(16)每張切片滴30~60 μl 抗-卵白素抗體,加塑料蓋膜,室溫孵育20 min;
(17)1×PBS室溫下洗3次,每次2 min。
5. 細胞核染色:
(1)張切片加10~20 μl DAPI,覆蓋蓋玻片并在室溫下孵育2~5 ml;
(2)盡可能快的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或封閉盒內保存在-20℃冰箱。切片在染色之后1h內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
二、用引物介導的原位標記(PRINS)
是PCR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的結合, PRINS是由未標記的序列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與固定在細胞內的靶DNA互補序列,在聚合酶的驅動下,帶有標記的脫氧核苷酸(FITC-dUTP或半抗原-dUTP)和dATP、dCTP、dGTP的延伸,依賴標記,新合成的DNA就能直接的或間接的帶有FITC,用熒光顯微鏡觀察。
PRINS實驗步驟
1. 常規脫蠟浸入0.01 mol/L PBS;
2. 用0.2 mol/L 鹽酸處理5min;
3. 蛋白酶K(25 μg/ml)消化37℃ 15 min;
4. 分別用80%,95%和100%酒精脫水,室溫干片;
5. 加PCR混合液25 μL(10 mmol/L Tris-HCl,50 mmol/L KCl,1.5 mmol/L MgCl2,各加200 μmol/L dATP,dCTP,dGTP,1.5 mmol/L dig-11-dUTP 1.5 μl,引物250 ng,Taq DNA聚合酶2 U),加蓋片;
6. 94℃變性5 min后置入65℃濕盒中5 min;
7. 用0.1×SSC液,65℃洗5 min;
8. 片于65℃ 10~20 s;用4×SSC-0.1%吐溫20液42℃洗5 min,2次;
9. 經Buffer 1液洗后滴加20%羊血清封閉30 min;
10. 加地高辛抗體復合物(1:500)室溫下2 h;
11. BufferⅢ液洗5 min;
12. 用BCIP-NBT顯色1~2 h,在鏡下控制,終止顯色;
13. 用中性紅或核固紅襯染,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樹脂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