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生物基本實驗技術、細胞生物學、微生物、植物學、遺傳學等相關實驗操作、儀器使用、試劑、注意事項等等。請大家多多指點,記得給我評論哦!
科研創新---始旋鏈霉菌高產菌株高產普那霉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08 15:17:06
2009210
研究項目創新點:
1
由于普那霉素發酵液穩定性較差,在室溫下放置單位下降較快,對提取收率有較大影響。本項目采用原位分離技術大大減少了發酵液的處理時間。另外,樹脂脫色提純后得到的解析液濃度較低,本項目采用納濾技術對解析液濃縮純化,整個過程在常溫下進行,普那霉素不會由于熱敏性而受到破壞。當解析液濃縮到一定的程度,即可用溶媒結晶法得到純度較高的普那霉素產品。本項目所采用的分離純化工藝具有能耗極低(僅為傳統蒸發濃縮能耗的1/5),設備結構簡潔緊湊、操作方便、適合實現自動化生產的特點,還可以減少產品中的無機鹽含量,減少產品灰分。
2
以始旋鏈霉菌ZP2為原始菌種,采用微波誘變和激光誘變相結合的復合誘變技術和抗性篩選技術選育出一株高產菌株,發酵單位可達1873mg/L。并采用上述高產菌株通過微生物發酵-原位分離耦合技術生產普那霉素,消除或減輕了產物的反饋抑制、提高反應速率,同時還有助于降低產物分離時的能耗、簡化產物的分離過程。
3
缺乏穩定遺傳的高產菌株和現有分離純化方法均不能以足夠穩定和可重現性的質量進行批量生產,純度和產率均是制約普那霉素發酵生產和臨床應用的主要原因。由于天然普那霉素的工業批量產品經純化后還含有高達20%的雜質,這就無法滿足一些國家在藥品注冊方面的法規要求,所以普那霉素的銷售被嚴格限制在諸如法國、比利時等少數歐洲國家,導致了不少地區失去了對"超級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的有效治療。本項目采用高產菌株發酵法生產普那霉素,并輔以原為分離技術、納濾濃縮純化技術和蓉妹結晶技術,可大大提高產物的產量與純度,因此有望打破上述瓶頸,為我國抗生素產業增添新品種。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創新始旋鏈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