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大師的肩膀能站多少人,做個估計,學力學的?
科學之路是從一個范式到另個范式,有時這些范式是平行的 ,但又滿足費曼路徑,交換知子
2.是大牛站在小牛肩上,還是小牛站在大牛肩上;那第一個牛站在誰肩上?,也許牛根本就不需要站在牛肩上…
大牛是博大的,集眾人之所長,居百川之下
3.有些話稱為名言原因:一,出自名人口,二,聽起來美(形式美)。不過真正實在的東西還是有待考證的
當一人某方面牛的時候,光環總是波及其他方面
4.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遠,成為大師?
估計站在巨人肩上的人,繼承了別人的理論,畢竟不是自己的,心里沒底,老是向下看
而大師批判多于繼承,摸牛鼻子的多于給牛端水的!
5.牛人是胚子+工藝?
一,大師不是善假于外物,送其上青天的人 二,牛人不是人培養的,是培養人的
6.孔子說過:“君子不器”?
光繼承不懷疑的人,充其量是個科學普及者,如果職位太高搞不好誤人子弟
7.學者應該經常站在那個地方?
站在角斗場上,對另一牛說:“如果不信,那就比試,比試”
8.寫論文一定要搞什么參考文獻,引用嗎?
發現國人論文模式=(ctrl+c)+(ctrl+v),很多都是搞零部件加工,裝配的;有點深度,是深加工而已,拆了在重裝
最后強調兩點:
1.命題本就無對和錯,用一個“錯”就可以描述所有命題,只不過是錯的程度而已
要想尋找一個命題成立的條件,估計證據隨處可拈
要想證明一個命題錯誤的條件,理由估計也不遜色
2.科學是認真的,嚴謹的,同時科學又是實事求是的
科學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懷疑
科學最基本的態度之一是評判
------摘自《生命是什么》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