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研究生新手如何寫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9 10:13:19/ 個人分類:研究入門

      撰寫學術論文并發表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功之一。相信很多研究生對自己的“處女作”非常頭疼,縱有大量數據美圖,但根本寫不下去,不是傳說中的“下筆如有神”,而是“下筆就走神”,因此,“難產”應該很常見。

      新手如何才能成為撰寫學術文章的高手呢?本人也是從研究生過來的,略做經驗之談。

      如果將一篇學術論文比做“美麗的蝴蝶”,那么撰寫此論文就必須經過“蝴蝶”發育的四個“完全變態”階段,即先經歷卵、幼蟲、蛹,最后才能破繭成蝶。

      撰寫論文首先必須要“寫”。雖然第一稿根本就沒有論文的樣子,但必不可少。蝴蝶并不是生下來就是蝴蝶,它非要從一個根本不像蝴蝶的“受精卵”開始。當實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數據分析基本成型,結論逐漸明朗,這就為寫論文奠定了基礎,論點、論據就是“受精卵”,隨便找個地方,隨便擺個姿勢,這些都沒關系,關鍵是這個蛋一定要先下來再說。別管蛋大蛋小,也別管蛋丑蛋美,既然是新手,就別想著能“一遍成”,現在還不是學牛人的時候哦 :)

      有了第一稿的“蛋”,接下來就是要把它孵化成幼蟲,也就是 “改”成論文的模樣。文章可以說是“三分寫、七分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蝴蝶的幼蟲孵化出來就是靠吃樹葉長肉,改文章也是個“長肉”的過程,通過改思路、改布局、改說法、補充數據等等手段,讓干巴巴的初稿逐漸豐滿起來。這個過稱可能要反反復復好幾次,改過來改回去的事很正常,就象蝴蝶的幼蟲一樣,一般都要蛻幾次皮才能成熟。這個階段雖然很難捱,如果能認識到這是個必然過程,心理也許會平衡些。

      有了初步論文的模樣,下一步就是要“修”,通俗說就是“包裝”,增強文章的耐讀性,因為寫文章總是要給別人看的,readability當然是很重要的。這就象蝴蝶的幼蟲成熟后要變成蛹,用五彩美麗的絲線把自己包起來。文章包裝的方法很多,諸如:潤色段落句法、修正時態語氣、推敲詞匯術語等等,如果是英文,最好由native speaker幫助修一下,符合閱讀習慣,朗朗上口。最高境界當然是“多一個字嫌多、少一字嫌少”了,呵呵:)

      最后就是投稿發表了,這就是最后的破繭成蝶,振翅高飛,游戲于萬花叢中。到底能不能破繭,關鍵看繭子里面的蟲子是不是活的;到底變成啥樣的蝴蝶,不在繭子,也在里面的蟲子。文章的干貨永遠是第一位的,能發不能發,發頂尖雜志還是一般雜志,不在包裝,關鍵還是看內容。

      所以,內容千萬別做假!明知是個死蟲子,還要撿個蟲卵華麗地包裝起來叫賣。這樣孵出來的不會是蝴蝶,說不定是只蒼蠅,早晚會被拍死的,謹記!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TAG: 研究生寫文章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