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門三道坎,師傅能領進去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01 11:10:08/ 個人分類:研究生 培養手冊
俗話說:“師
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蠻同意這句話。對研究生來說,導師的任務就是領進門,至于學生能修行到啥程度,應是個人問題。
問題很奇怪,同樣是研究生,分化卻非常嚴重,不用很長時間,一年就
足以將研究生的修行歸類了:有的輕車熟路,能在科研領域自由翱翔了;有的卻徘徊不前,甚至畢業了還搞不清科研是咋回事。
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應該在導師:師傅沒把學生領進門,對一般學
生來說,修行也就困難了。
“師傅領進門”包含兩點:一是門坎是啥?二是領進門對嗎?
從大學生到研究生,從花花世界到科研殿堂,需要經過三道門坎:
一是習慣: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時間里,學生的習慣基本上是按部就
班,規定的時間內做規定的事,包括吃飯、上課、休息、鍛煉、睡覺等等,甚至上廁所都要按點(課間休息)。做研究生不同,除了正式的會議之外,科研工作與生
活都無法或很難按點,實驗完不成你就吃不了飯、睡不了覺,搞了一半的東西,總不可能中間停下來吧?因此,研究生首先要跨過“習慣”這道坎。
二是作業:學生的任務就是要完成作業,研究生也不例外,不同之處在
于:以往的作業都是老師出題學生做,而研究生的作業大部分是“自己出題自己做”,自己不出題就沒的做。這道坎難跨,因為誰也不情愿給自己出難題,但還必須
跨,不跨就進不了門。
三是文獻:以前學的都是教科書,研究生沒有教科書,只有文獻,最重
要的是“原始文獻”,當然以英文為主。中文的文獻還要盡量少看,這不是崇洋媚外,“原始文獻”基本是英文的,中文翻譯的不專業、不準確之處太多。很多研究
生理解不了這一點,總是以為看了中文才能看英文,英文實在躲不過去了,就用詞霸、翻譯軟件。堅持閱讀原始文獻這道坎不過,基本上就決定了永遠是門外漢。
改舊習、難自己、啃文獻,這三道坎沒一個好過,而且沒有人本心樂意
這樣做,可以說研究生進門基本上是個“不自發”過程。這時候就看出師傅的重要性了,導師的作用就在于此。
師傅能把學生領進門嗎?有過孩子的家長都有切身體會,孩子不愿意干
的事,比方說打針,別指望能他會跟著你走,更不用說按你的意思做了,即使是為他好也沒有用,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
導師對研究生也是如此,“領”是沒有用的,只能“打”,不打就倒
退。聽話就牽著跨過三道坎,不聽話就要打著讓他抬腳,逼一逼還是有好處的。只有被師傅打進門之后,學生的修行才會在他個人。
古時候徒弟跟著師傅學武術,師傅那是真打;現在學生跟著導師搞學
術,導師打還是不打,還真是個問題。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入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