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研究生不是學徒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9 15:42:51

       研究生不是學徒,只是類似學徒!

            區別在哪里呢?我就以現在理發店的情況打個比方。我們知道不管理發店老板(一般也是師傅)收不收學徒,他這個生意是照樣做得下去的。因為只要他頭剃得好, 顧客自然會上門。招學徒一般不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而是為了獲得免費勞動力,降低做生意的成本。這個我們都很清楚,中間是赤裸裸的利害關系。而研究生 不同,因為一旦沒了有了他們,也就無所謂碩導博導。幾年招不到研究生,你就沒這資格戴這高帽子。而在國內戴不上這頂帽子,你就申請不了高級別的課題,拿不 到高額的經費,也就報不了高級別的獎。更重要的是,一旦戴了這頂帽子,你就得像模像樣地“傳道授業解惑”,在這個層次,導師給予研究生的教導理應是無私 的。這是研究生與真正的學徒的區別。

            而事實上,“傳道授業解惑”當然可以成為獲得勞動力的一個途徑,這一點其實研究生都能接受。若沒有研究生,導師們就真的要用白花花的銀子雇人干活了(形式 上是由單位開銷),搞不好還要親自上陣做大量的實驗。研究生雖沒有正式參加工作,但事實上已經在給國家做貢獻了。

            單從以上角度看,社會和老板給研究生意思意思不合理嗎?

            老板們也許會說:沒有我們,你們研究生如何能拿到學位證書這塊“敲門磚”?那么我要這樣回答:首先,研究生是要參加考試的,這個考試并不算容易,也是要付 出相當的努力的!若這些努力還夠不上“敲門磚”的價格,加上幾年的青春年華和積攢工作經驗的機會、娶老婆生孩子的機會、早點掙錢孝敬父母的機會如何?還不 夠否?

            研究生在讀期間“混日子”當然是很不應該的。但是,這個“混日子”怎么定義呢?這值得商榷,可能需要另開一篇博文來討論。但是不管如何定義,最起碼他們絕大部分還是要爭取拿到學位吧?不然當初讀研為了什么呢?要拿學位,就意味著他們還是得替老板們干活,只 是干得好與干得不好的區別,干總歸是要干的!“混日子”害的是研究生們自己,就算他們自己沒學到本事,老板還是那個老板。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研究生是 否“混日子”與社會和老板是否應該付錢無必然聯系。

            研究生是要學知識,但他們是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制度人性化的體現。否則,“混日子”的研究生可能會更多。什么原因?缺乏干勁唄!而王 鴻飛老師的意思就是:研究生們,你們不能因為吃不飽飯就缺乏干勁!餓肚子的話,就想想以后拿了學位,靠本事找了好工作的場景,可以充饑!

            王鴻飛老師博文里有句話很耐人尋味:前不久又一位國 外同行跟我談了一下,讓我下決心盡量不招研究生了。我在博文下回帖(刪除了部分原話):為什么要加個“盡量”呢?如果只是“盡量”不招的 話,也談不上什么決心不決心的了,因為這個“盡量”將會給您留下很大的回旋余地。也許您的意思是被逼到要被取消導師資格的時候再心不甘情不愿地招一個吧? 如果是那樣的話,您就還是在乎研究生導師這個身份。

    附小故事一則:

            前段時間我和醫院科研辦的一位老師共進午餐,席間我說起某次本人因為事務繁忙(在病房管病人)沒參加院里組織的一次活動。這位老師正色教育我:借口,這就 是借口!你一定要清楚,病房沒有你們研究生照樣運轉!不會因為你不在,病房的工作就開展不下去了!

            我只能連連稱是。。。。。。


    TAG: 學徒研究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