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別把精力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06 16:13:39/ 個人分類:生活
英國哲學
家約翰·斯圖爾特·米爾曾經說過,避免失落沮喪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要過于專注自我。他還說,所有快樂的人,都“全神貫注于自身之外的事物,他人的快樂、人類的進步,甚至某種藝術或者職業本身。在投入其中
的過程中,他們就得到了快樂”。對于研究生而言,過于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不僅會失去真正的快樂,還會失去很多機遇。
與研究生
相關的利益群體有導師、同門、師兄姐、與導師相關的重要成員和業界精英等等。此外,與研究生相關的除了這些人際關系,研究生還要關注于科研能力,綜合能力
等等。如果過于關注自己,就會把應有的生活面積縮到很小,喪失了培養自己的重要一環。以下從研究生過于關注自己小世界的后果影響、原因和如何改正闡述本
文。
一、研究
生過于關注自己小世界的后果影響
1、研究
生過于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常常會不快樂,甚至憂郁,嚴重者可能導致心理不健康。
生活中的
快樂元素很多,重要是我們如何去發現。可見,快樂需要我們關注于周圍。這看似很簡單的道理,很多人懂了,但是沒有意識去執行。目前,很多研究生出現自閉的
現象,遇到問題不與人交流,行為方式詭異,久而久之,快樂越來越遠,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會消失殆盡,嚴重者可能導致自殺。
2、過于
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會造成看問題過于狹隘,目光短淺。
在思維不
開闊的情況下,考慮問題很片面,思考局限,會造成以自我為中心,甚至出現利己主義,最終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在采取行動的時候會出現從自身角度出發,不顧
別人的感受,甚至沖撞導師和同門。
3、
過于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無法學會與人協作,減緩成長進步速度。
現在的世
界缺少的不是匠人,而是具有合作意識的潛力股,團結就是力量。但是很多研究生明白此理,卻依然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了不得,最后也會因此固步自封。
二、研究
生過于專注自己小世界的原因
1、
心胸不夠開闊、缺少包容心,心胸不夠
開闊的人,考慮問題時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更容易與人產生誤解。
2、
懶惰,不善于思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主動上進的意識。
3、
不夠自信,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不敢挑戰自我。
4、
自以為是,夜郎自大。
三、研究
生應該怎么做?
1、研究
生一定要有上進心。
俗話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上進心的人會傾向于學習比自己強的人和觀察比自己弱的人。作為研究生,為了提升科研能力和綜合能力,好學、上進者遇到問題會向
同門、師兄師姐請教,并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優秀者是如何處理事情和遇到困難者的問題癥結在哪里。
2、研究
生依然要關注自己。
不關注自
己就不能發現自己問題,也無法靜下心來做事情,重要的是要學會把關注的群體放大,用更加寬廣的心境和關注自己的關注程度去關注周圍。有時候為了完成任務,
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關注于自己的工作,但是一定要學會把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和應該承擔的責任放到整個科研團隊,看看與其他人有哪些交叉點,能不能在完成這一項
工作的時候幫助其他人,達到資源共享和統籌規劃。此外,在關注周圍的過程中,其實就是解決自身問題的過程,有可能周圍的事件和影響,能夠給自己提供解決問
題的突破點。
3、研究
生要有寬容的心態。
心胸一定
要寬廣,對人寬容,如果你無法做到寬容,那就去了解別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那些你看似不能理解的事物,已經接受和開始理解了。就像《竊聽風
暴》中的秘密警察一樣,他是“無情”的。但是他在監視作家過程中因為了解了作家,才會大發慈悲,舍己救人。在學術團隊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團隊成員會
因為交流不暢而出現誤解或者理解偏差,所以遇事一定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學會寬容理解。
4、研究
生要學會與人協作。
在社會的
任何一個角落,“協作”都是被人認可的,如果你擁有了它,它將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你的頂頭上司比較看重的。再說,如果在無經濟利益沖突的科研團隊,你
都無法做到協作,更別提到世界五百強了。此外,交流協作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你能發現別人的長處,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督促自己上進,
你也會因此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更加開闊的心境。所以,研究生一定要學會交流、合作,只有這樣研究生之路才會更加具有挑戰、豐富多彩。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研究生精力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