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英語報告的一點經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14 15:26:22
首先聲明,本人也就是個小蝦米,認識我的人也知道,我平日里扯淡,話挺多,但骨子里其實內向,真到學術會議上,木
訥得緊,不好提問,也不好跟大牛們搭訕,交換個聯系方式都猶豫半天。換句話說,就是不會“吹牛”,這是我一直督促自己改進的一點。我在瑞讀博和現在博后的
組,老板們都沒有定期組織meeting的習慣,鍛煉機會也挺少的,本人也不好其他熱鬧,口語多年沒啥長進。
所以,我這點經驗主要是針對
研究生朋友的,底線是做一個不失敗的報告:
(1)盡量珍惜報告機會——不要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而放棄。記得我剛上研時,老板要在一個國際會
議上宣講,因為涉及到我本科畢設的工作,說可以讓我去,但我第一反應就覺得自己水平不夠,因為之前甚至沒用英文做過報告,就放棄了。汗,如果時光能夠倒流
的話,我會勇敢的接受這個任務!凡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來得越早其實越好啊!哈哈
(2)認真準備PPT。一般不善言辭的人,必定勤于思
考,筆頭能力不會差。我在瑞讀博時的日本同事,英語也是磕巴的不行,但是他們的PPT總是很漂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語言的不足。
(3)PPT
要簡潔明快——少用文字,多用圖表,一張PPT盡量只傳達一個要點。滿篇文字和公式是會讓人生厭的,關于你要講的內容可以做好筆記,寫好稿子,不需全部反
映在PPT上。當然正式講的時候最好不要拿著這個稿子念,很不專業啊:(。
(4)勤加練習。可以找朋友做聽眾,至少也要在心里默念
PPT,能夠閉上眼睛把內容完整的復述一遍。記得我答辯和做報告的前一晚,總是把內容回想一次再睡呵。
(5)一定要自信。一是你自己做的
東西,你就是世界上最懂的人,你只不過是把它介紹給別人,而不是等著他們來挑刺;二是不要總覺得自己英語差,因為越緊張越聽不懂,不要覺得別人講的東西,
你聽不懂,其實很多人可能跟你一樣不懂,英語這種線性思維的語言,常常用到很多生僻的專業詞匯。而你自己報告的關鍵詞,你是熟悉的,所以別人提問時,你反
而是能聽懂的;三是如果暫時沒聽懂,可以禮貌地把自己理解的提問復述一下,問是不是這個意思?提問人通常會再問一遍(語速會變慢點),當然如果的確沒聽
懂,也可以說可否報告完畢后詳細討論?四是不要以為大牛們或者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就不緊張,他們一樣也會練習PPT,跟你一樣認真準備,內心里也擔心提問的
(我博后的美國同事和老板都談到過這點)。
(6)但又不要過于自信。在報告前一晚或者自己報告前,把內容在心里再默念一遍。我和一個同學
曾有教訓,參加一次重要的學術會議前,曾經做過組內演練,以為沒問題了。結果等到報告前一晚(已是幾天后了)決定再演練一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變得很不
熟悉相關內容了,試想如果等到會議時才發現,報告效果一定很差。
(7)還有一些小Tips,我的另一篇博文曾經提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295),如不要超時,不要用過多顏色,不
要只讀PPT,提前測試播放設備等等,讀者們可以從網上找到很多介紹細節的書,在此不再復述。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經驗英語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