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學研究不能搞工廠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6 15:48:39/ 個人分類:分析

    科研不能“毛草”,特別是創新型科研,更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我國為什么“創新科研”較少,而“跟風”科研較多?這與我國的科研管理部門的“行政化”管理方式有關,與那些制定好了的“科研團隊”模式及“完成任務的工廠化”方式有關。
     
    我找過國內計算機界的名流,想一起合作深入去搞動態計算機,但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大家都反映被“核高基”重大專項,或身背的“基金科研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沒有時間去自由獨立地思考問題,更不要說搞什么理論創新了。
     
    搞科研最重要的就是獨立的系統思考。因此,研究者必須能夠有“自由獨立”的時間,而不是 被任務催促著,匆匆忙忙地前行。歷史證明,一個創新思想的誕生,總是在一個人的頭腦中完成,而不是在多個人的頭腦之間商量著完成的。因而,在科研的管理模 式上,一定要注重如何提倡和支持“個人科研項目”。一個重大的科研項目往往是到了成熟期,才需要組織團隊。
     
    長期以來,在國家支持科研的工作中,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科研經費不能夠進 入個人腰包”,因為這樣就“肥了”搞科研的人。君不見真正在搞科研的人有幾個“肥了”?其實科研人員“肥了”只能發生在經商階段,在真正的研究創新時期, 他們只能“瘦”而不會“肥”,因而這時需要國家為他們支付必要的科研經費,其中也要包括一定水平的個人生活費用。我個人體會,在冥思苦想,廢寢忘食的研究 階段,恐怕是人類個人勞動最辛苦的,工作量最大的階段。如果社會真正能施行“按勞分配”,那么此時的科學家應該獲得個人最高的報酬才對。他們應該有合適的 居所,有代步的車開,有必要的研究經費,有一定的生活水準。從整體和長遠的國家利益來看,他們的勞動十分必要,國家為他們所作的這一切,都是促進科學發展 的必需。當然,鑒別真正的“科研人員”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其實,科研項目申請方式,就是鑒別科學家是否在做科研的有效方法。只是我們現在的科研項 目太“任務化”,具體實施太“工廠化”了。一般,國家基金項目一旦批下來,那就進入了定期完成任務階段,匆匆忙忙,急功近利,現在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支 持的科研項目會逃出這種境遇,這如何能夠搞出“原創”?
     
    脫離“工廠化”,支持個人的科研原創,必須要從國家科技進步的角度認真思考,不要過多地 考慮研究人員個人得利如何如何,要建立有效的“科技原創”實現機制,這對當前促進我國的科技原創發展關系重大。當然,避免造假和蒙騙,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 監督機制也是重要的,然而這正是科研管理行政部門的責任,或叫科研行政管理部門的“科研題目”。
     

    TAG: 工廠化科學研究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