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轉: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問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2 15:34:48/ 個人分類:轉基因農業

    搞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的,支持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品種技術研究,但堅決反對不負責任的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解決潛在的食品供應不足的途徑多種多樣,即 便有一萬條理由也不能拿十三億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當兒戲,更不能把十三億人民的飯碗和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權交給視財如命、貪得無厭的外國商人手中。

     

    這是知識人網博主“故鄉的云”2008-04-16 15:30對網友關于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的回答。本人認為這位博主的回答基本是客觀公正的,盡管作者非常贊賞轉基因研究,但仍列出了轉基因產品的12條重大風險。貼出來供科學網網友參考。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答:

    直到目前為止,轉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場前都沒有經過長遠的安全評估,人類長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學界對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沒有共識。


    ·
    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及經濟合作組織這些國際權威機構都表示,人工移植外來基因可能令生物產生非預期后果。即是說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科學手段去評估轉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風險。


    ·
    國際消費者聯會(成員包括全球 115個國家的250個消費者組織)表示現時沒有一個政府或聯合國組織會聲稱轉基因食品是完全的。

    什么是轉基因食品
    西班牙語:Alimento Transgénico
    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轉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為加工原料生產的食品,統稱為轉基因食品

    也就是說,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至某種生物體(動、植物和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效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這樣的生物體作為食品或以其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

    其實,轉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難了解,它與常規雜交育種有相似之處。雜交是將整條的基因鏈(染色體)轉移,而基因轉移是選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轉移。因此,轉基因比雜交具有更高的選擇性。

    轉基因食品的種類
    為了提高農產品營養價值,更快、更高效地生產食品,科學家們應用轉基因的方法,改變生物的遺傳信息,拼組新基因,使今后的農作物具有高營養、耐貯藏、抗病蟲和抗除草劑的能力,不斷生產新的轉基因食品。

    第一類,植物性轉基因食品
    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產需要高蛋白質含量的小麥,而目前的小麥品種含蛋白質較低,將高效表達的蛋白基因轉入小麥,將會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 茄是一種營養豐富、經濟價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貯藏。為了解決番茄這類果實的貯藏問題,研究者發現,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導致植物衰老 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夠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這個基因的表達,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會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會容易變軟和腐爛了。美國中國等國家 的多位科學家經過努力,已培育出了這樣的番茄新品種。這種番茄抗衰老,抗軟化,耐貯藏,能長途運輸,可減少加工生產及運輸中的浪費。

    第二類,動物性轉基因食品
    動物性轉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種類。比如,牛體內轉入了人的基因,牛長大后產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藥物,提取后可用于人類病癥的治療。在豬的基因組中轉入人的生長素基因,豬的生長速度增加了一倍,豬肉質量大大提高,現在這樣的豬肉已在澳大利亞被請上了餐桌。

    第三類,轉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轉基因最常用的轉化材料,所以,轉基因微生物比較容易培育,應用也最廣泛。例如,生產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從殺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現在利用轉基因微生物已能夠使凝乳酶在體外大量產生,避免了小牛的無辜死亡,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第四類,轉基因特殊食品
    科學家利用生物遺傳工程,將普通的蔬菜、水果、糧食等農作物,變成能預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學家培育出了一種能預防霍亂的苜蓿植物。用這種苜蓿來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強。而且這種霍亂抗原,能經受胃酸的腐蝕而不被破壞,并能激發人體對霍亂的免疫能力。于是,越來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轉入植物,使人們在品嘗鮮果美味的同時,達到防病的目的。

    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轉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術創造的產品,也是一種新生事物,人們自然對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問。

    其實,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英國的阿伯丁羅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發現,幼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后,會使內臟和免疫系統受損。這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關注。隨即,英國皇家學會對這份報告進行了審查,于19995月宣布此項研究充滿漏洞1999年英國的權威科學雜志《自然》刊登了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約翰·羅西的一篇論文,指出蝴蝶幼蟲等田間益蟲吃了撒有某種轉基因玉米花粉的菜葉后會發育不良,死亡率特別高。目前尚有一些證據指出轉基因食品潛在的危險。

    但更多的科學家的試驗表明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贊 同這個觀點的科學家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首先,任何一種轉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國家和政府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而科學家們也 都抱有很嚴謹的治學態度。另外,傳統的作物在種植的時候農民會使用農藥來保證質量,而有些抗病蟲的轉基因食品無需噴灑農藥。還有,一種食品會不會造成中毒 主要是看它在人體內有沒有受體和能不能被代謝掉,轉化的基因是經過篩選的、作用明確的,所以轉基因成分不會在人體內積累,也就不會有害。(不難看出,這里所說的人為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科學家基本都是轉基因技術研究學者,這些學者大都不懂作物生產,因為只有完全不懂作物生產的人才會得出“有些抗病蟲作物生產無須噴灑農藥的結論

    比如說,我們培育的一種抗蟲玉米,向玉米中轉入的是一種來自于蘇云金桿菌的基因,它僅能導致鱗翅目昆蟲死亡,因為只有鱗翅目昆蟲有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特異受體,而人類及其它的動物、昆蟲均沒有這樣的受體,所以無毒害作用。

    1993
    年,經合組織(OECD)首次提出了轉基因食品的評價原則——“實質等同的原則,即:如果對轉基因食品各種主要營養成分、主要抗營養物質、毒性物質及過敏性成分等物質的種類與含量進行分析測定,與同類傳統食品無差異,則認為兩者具有實質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如果無實質等同性,需逐條進行安全性評價。

    在我國,國家科委于1993年頒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用于指導全國的基因工程研究和開發工作。2000年由國家環保總局牽頭,8個相關部門參與,共同制訂了《中國國家生物安全框架》。

    轉基因食品發展現狀
    近十余年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在農業上顯示出強大的潛力,并逐步發展成為能夠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的產業。1999年,全世界有12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植物,面積已達3990萬公頃。其中美國是種植大戶,占全球種植面積的72%。世界很多國家紛紛將現代生物技術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扶持生物技術的發展。但是,轉基因食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發展是不均衡的。

    比如說,美國人對生物技術有著更深層次的體驗。轉基因食品在美國沒有受到更多的排斥,而是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近年來,美國的轉基因作物品種越來越多,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美國轉基因玉米的播種面積從1996年的16萬公頃增加到1997年的120萬公頃,2000年栽種的面積達到1030萬公頃,大約占美國玉米種植面積的一半。轉基因大豆也已用于制作數百種食品,其中包括食物油、糖果和人造黃油。

    中國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這意味著中國將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積的7%養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發展使農業耕地不斷減少,而人口又持續增加,對工農業生產有更高的需求,對環境將產生更大的壓力。為此,從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已將現代生物技術納入其科技發展計劃,過去20多年的研究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目前,抗蟲棉等五項轉基因作物早已被批準進行商品化生產,轉Bt殺蟲蛋白基因的抗蟲棉1998年的種植面積為1.2萬公頃。資料顯示,到2000年上半年為止,我國進入中間試驗和環境釋放試驗的轉基因作物分別為48項和49項。

    近年來,我國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代生物技術發展的總體水平還較低。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合理開發、有效管理,很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轉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產物,盡管現在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它會愈來愈完善。我們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定去做,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會是健康、有序的,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生物技術帶來的轉基因食品而變得更加豐富精彩。

    帶著美好的愿望預測未來,我們再也不會擔心農藥的危害,我們吃的食品都是新鮮的,我們的食品不會短缺……也許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補充胰島素,也許我們會見到多種水果擺在藥店里出售,補鈣的、補鐵的、治感冒的、抗病毒……很有可能,轉基因食品會讓我們的明天燦爛無比。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

    轉基因作物可能本身成為雜草
    轉基因作物的親緣野生種成為雜草或超級雜草
    轉基因作物可能產生新的病毒疾病
    轉基因作物對非目標生物的危害
    破壞生物多樣性
    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系統及生態過程的影響
    其他一些不可預計的風險
    轉基因生物所引入的外源基因往往可以表達出蛋白質,可能會引起生物的代謝發生變化,造成該生物營養成分的改變。
    轉基因生物成分的改變,特別是有毒物質、抗營養因子、過敏原等的含量發生變化,將影響該生物作為食品的安全性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可能會造成的危害
    轉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類急、慢性中毒或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作物中的免役或致敏物質可使人類機體產生變態或過敏反應。
    轉基因食品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微量營養素及抗營養因子的變化,會降低食品的營養價值,使其營養結構失衡

    世界食品生產商的態度

    一旦需要標識,大部分食品商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采用非轉基因原料;一些食品商為了增加消費者的信心,或本身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有懷疑,索性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它生物物種上,使其出現原物種不具有的性狀或產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通過這種技術人類可以獲得更符合要求的食品品質.
    轉基因食品分為四類:

    第一類,植物性轉基因食品。這類食品比較多。如,面包生產需要高蛋白質含量的小麥,而目前小麥品種含高蛋白質較低,將高效的蛋白基因轉入小麥,將會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烘烤性能。

    第二類,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如在豬的基因組中轉入人的生長素基因,豬的生長速度增加了一倍,豬肉質量大大提高,現在這樣的豬肉已在澳大利亞被批準登上餐桌。

    第三類,轉基因微生物食品。如生產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從殺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現在利用轉基因微生物已能夠使凝乳酶在體外大量產生,避免了小牛的無辜死亡,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第四類,轉基因特殊食品。如科學家利用生物遺傳工程,將普通的蔬菜、水果、糧食等農作物,變成能預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最早提出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人是英國的阿伯丁羅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發現,幼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后,會使內臟和免疫系統受損。這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關注。隨即,英國皇家學會對這份報告進行了審查,于19995月宣布此項研究充滿漏洞。 (不知是英國的普庇泰教授水平太低還是英國皇家學會的審查組成員大都是轉基因項目的受助人

    更 多的科學家用實驗表明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首先,任何一種轉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國家和政府都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另 外,傳統的作物在種植的時候農民也會使用農藥來保證質量,而有些轉基因食品無非是注入了抗病蟲的基因以達到甚至超過噴灑農藥的效果。還有,一種食品會不會 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體內有沒有受體和能不能被代謝,轉化的基因是經過篩選的、作用明確的,所以轉基因成分不會在人體內積累,也就不會有害。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答: 直到目前為止,轉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場前都沒有經過長遠的安全評估,人類長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學界對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沒有共識。
    ·
    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及經濟合作組織這些國際權威機構都表示,人工移植外來基因可能令生物產生非預期后果。即是說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科學手段去評估轉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風險。
    ·
    國際消費者聯會(成員包括全球 115個國家的250個消費者組織)表示現時沒有一個政府或聯合國組織會聲稱轉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我國對轉基因食品有嚴格的控制機制。早在1993年,國家科委就頒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指導全國性的基因工程開發和研究;20024月 國家衛生部頒布了《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申報與審批以及標識,未經衛生部審查批準的轉基因食品不 得生產或者進口,也不得用作食品或食品原料;轉基因食品應當符合《食品衛生法》及其有關法規、規章、標準的規定,不得對人體造成急性、慢性或其他潛在性健 康危害。在我國,凡是轉基因食品,強制要求在顯著位置標示。

    科學看待轉基因食品
    實 際上,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組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人類今天種植的普通谷物正是幾千年來自然選擇和人為選擇的結果。我們在吃這些食物時,就吃進了從這種食物的野 生親緣種來的抗病基因和各種其他基因,這是一般人沒有意識到的。傳統的雜交育種會引入成千上萬個新基因,其中許多基因是人類尚不了解的,不知道會引起什么 后果。而轉基因技術只是在已經普遍種植的作物品種中,加入一兩個已知性狀的新基因,因此它培育新品種的效率更高,而風險并不一定比傳統育種更大。據報道, 包括嬰兒食品在內,轉基因食品目前在美國市場上已接近4000種,有兩億人食用,近十幾年來很少有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到目前為止,全球實現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幾千萬公頃,也沒出現確定的環境安全問題。
    轉 基因技術是一種新的尖端生物技術,在提高糧食產量、減少農藥使用、生產含有更多營養成分的健康食品方面有巨大潛力。公眾存在擔憂情緒,主要是怕它被錯誤地 利用。一些學者認為,與任何食品一樣,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慎重對待和嚴格管理,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長遠影響也需要更多的跟蹤研究。面對轉基因食 品,我們需要的是嚴格的食品安全把關制度,及時制止未經允許就擅自加入轉基因食品成分的行為。此外,我們也要具備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于轉基因產品,不能片 面地給予排斥。

    TAG: 轉基因食品安全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