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兩地書(1):在新的單位如何選擇研究方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1 13:42:59/ 個人分類:師生
【最近倒騰計算機中的東東,翻出過去與畢業學生的通信,拿出來曬曬。因為未征求學生意見,刪去了信中透露個人信息的詞句。】
學生來信如下.
王老師,您好!
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在我們學校這個范圍基本上沒有人可說也不能說。只好跟王老師嘮叨嘮叨!
事情的大致情況:前段時間不是申報“xx省高等學校科技項目”么,因為我這兩年一直在跟做A教授做H理論,而且我今年上了xx交大的博士也準備做這一塊,所以我在申請時就以H理論這一方向寫的。當然結果呢,在學校就被B校長槍斃了。當然大多數人報上去也不知道自己在學校被槍斃,在科技處工作的一個同事就私底下告訴了我。一直也沒有當回事,只是覺得可能是自己寫的不行吧!前兩天碰見B校長突然間他跟我說:“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說了,像A教授的這個方向省里是不會支持了,所以上次你那個項目我在學校就給拿下了。”最后他又建議我還是做原來碩士時做的方向,而不要跟著A教授做。對于B校長跟我說的,當時甚至到現在一直都在想,他為何那么對我說,是真的省里不會支持這個純理論的方向呢,還是有別的原因。如果真的如省教育廳科技處長那樣說的,那么今后做H理論不是死路一條嗎?
另外,畢業兩年多了,自己也沒有做出什么,上課上得我很煩,感覺一點前途也沒有。純粹走行政在高校有很大的風險且自己有沒有什么背景。走科研的路子好像自己又不是那塊料子,對自己將要走的路子一直很茫然,很是苦惱。
王老師,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此致
敬禮
學生:xx 2008年5月26日
我的回信:
“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研究方向在人生中起重要作用。我的意見僅供參考。
1:只要做的好,在全國有名,能為學校及省主管部門爭光,不管什么方向,多么理論,均可堅持。但做的好指的是:至少破省里記錄(記錄指的是文章的檔次而非數量,最好是國家的自然科學獎等什么的)
2:研究方向盡量結合當地及學校的實際情況,才會有更多的機會。純理論研究相對于應用研究處境要困難一點,國家實際上并不需要很多人去做理論,根據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純理論研究的投資主體應為國家和國際。因此,選擇方向時最好有應用背景。在這一點上,B校長的話部分成立。
3:現在的研究多數是團體作戰,強者愈強。所以核心是盡快加入一個有發展,有前途的團隊。此時,團隊帶頭人的能力、親和力及外部人力資源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如果你要立足于本學校,可多與周圍領導談心與咨詢,只有好處沒壞處。
4:一旦研究方向確定,也等于是宣告自己隸屬于一個利益團體,這樣在與其他利益團體存在資源競爭時,必然會感受到不同方向、不同課題組的排他性。
5:你做學生時我曾說過你不適合做科研,現在看來,這句話成了你的心病。但是你還要意識到三點:一是在上研時,我總是希望你們更好一點,所以常指責嚴要求。畢業以后就要對自己能力要有自信。與你現在周圍的同事比比,你難道不如他們?二是現在多數正在做科研的老師也不具備做科研的天賦——包括我在內——所以工作時很吃力,顯的很累。三是我們周圍特別聰明的天才很少,尤其是在寥寥的聰明人里面,又絕大多數只能解決問題,但發現不了問題。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們該干啥還得干啥。切記,自信為年輕人第一要務。
就寫到這么多。祝你順利!
2008年5月28日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師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