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應用適應環境還是讓環境適應科學應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22 09:45:21/ 個人分類:科研
把科學知識和技能拓展到實驗室之外,應用于改造自然之時,應該對環境的復雜性進行考察并重組,使之適應更為復雜的環境,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造成較少的環境破壞。如對于殺蟲劑的使用,我們應該針對它的使用環境——農作物、害蟲、益蟲形成的生態系統來考慮,否則,大量使用殺蟲劑從短期看肯定能夠殺滅害蟲,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是對它的不適當應用將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從短期看,殺蟲劑會殺死一些益蟲,同時它也可能殺死一些益蟲,使得害蟲和益蟲的數量一同減少;從長期看,使用殺蟲劑將使害蟲耐藥性增強,從而一定程度上使害蟲增多,與使用者的愿望正好相反;另外一點就是殺蟲劑還可能降低農作物的品質,影響到人體健康。
但是,考察科學的實際應用過程,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不是讓科學適應環境,而是讓環境適應科學應用,實現人類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對環境影響的考慮被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自然被簡化為單純實現人類的目的的工具,由此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影響。如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提高糧食產量在很多時候成了唯一的考量依據,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農業上引入在實驗條件下收成最高的雜交品種,大量使用化肥、運用灌溉系統來控制農作物的產量以及廣泛使用殺蟲劑來控制病蟲害等。這些科學的應用對環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它們不是相互獨立的。與本地品種相比,雜交品種需要消耗更多的養分并進行更集約的耕作,它們對土地的化學平衡更為敏感,因此也需要施加更多的化肥,甚至也更容易遭受病蟲害,進而需要施用更多的殺蟲劑,這樣一來,它們就會造成更多的環境影響。
相關閱讀: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必須恢復科學領導地位 (hongjingzi, 2009-10-09)
- 英國媒體評出全球29項最新環保科學技術 (hongjingzi, 2009-10-10)
- 2008環境測試儀器市場 (tianhua, 2009-10-15)
- 甘肅平涼居民患病 疑受電磁輻射影響 (hongjingzi, 2009-10-21)
- 解放軍先進測量船穿越熱帶風暴摸清遠洋環境 (hongjingzi, 2009-11-02)
- GE醫療與富士膠片達成戰略合作 (hongjingzi, 2009-11-02)
- 中國科學在網上展示 (hongjingzi, 2009-11-02)
- 甲醛清除劑一用就靈?當心后遺癥 (hongjingzi, 2009-11-06)
- 科學研究工作中的陷阱 (eesa_dc_seein, 2009-11-07)
- 科學、自由、民主和人生價值 (英語你我他, 2009-11-10)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