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學研究工作中的陷阱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7 14:29:27

      在我國,如果一個人說:做了什么研究工作,發現了XX。前途如何?

    下面主要談如何否定XX。它們構成深度不同的8陷阱

     

    1)帶否定性傾向的、聽者的、最急不可耐的問題是:發表了嗎?

           如答案為:否。則:某種幸災樂禍的話里有話或做共同的“憤憤不平”。(共否)

          

    2)如答案為:是。則:那個雜志?

           如果為作者不好意思提及的那類,聽者就會很謙虛的說某些應景的話。(自否)

          

    3)如果作者得意的說:發表在Y雜志。(Y雜志接近或是名牌)

           如聽者是出于好意,則會面上說:不錯,不錯之類的話題。

           如聽者是出于妒意,則會繞圈子的話,這是被其:有什么啊?的心態支配的。(陰否)

     

    4)此后,如果作者有不服的情緒,而用某種話題反唇相譏,則會導致聽者問:

           有人認可嗎?作者如答:沒有。則聽者可能會想:也不過如此而語(滿面春風)。(他否

     

    5)作者如答:有!則一般地說,聽者會很小心的問:有外國人嗎?(或那個國內名人?)

           如果答:沒有。則,聽者一般地說是給出一篇友好話語。也就到此為止了。(名否

     

    6)如果答:有!則會進一步問:引用的人多嗎?

           如答:不多。則,聽者一般地說是給定一定的同情,但內心還是否定性的。(眾否

     

    7)如果答:多!則,聽者一般地說是認同的。此時此刻,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浮出水面。 聽者會問:XX是重大成果嗎?如答:不是。則,聽者一般地說是會感慨一番創新如何的難。(遠否)。

     

    8)如果答:是!則,出于妒意的聽者一般地說是會問:誰評價的?(根否

    這個問題是作者不能回答的。無論是誰評價的,都不構成有效論證。在這點上,聽者的問是包羅萬象的。因而,把(8)命名為:根本否定(根否)。

     

    因而,一個科學工作者,如果(脫離科學論怔的自身規律而)尋求他人(或機構)的肯定來論證自身的“發現了XX”就必定是使自身陷入困境或陷于絕境。

     

    相反,以平淡之心,只不過是把“發現了XX”發表出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則,最低限度的是能達到目的:可以繼承前進。而繼承前進恰恰是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

     

    不主動去求取他人(或機構)的肯定;不介意他人(或機構)的評判;特別的小心別出“過錯”;力排眾議的“繼承前進”等,應是我國科技攻關者應有的基本功。


    TAG: 工作研究科學陷阱

    電子 引用 刪除 電子   /   2009-11-13 16:55:17
    不過樓主最后給的建議確實好,做科研的就是要耐得住十年冷板凳!
    電子 引用 刪除 電子   /   2009-11-13 16:54:16
    科學工作者沒有活路了 謙虛也不是,高調也不行!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5303
    • 日志數: 46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09-03-30
    • 更新時間: 2012-08-03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