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我是唐伯虎

    宗教是哲學的經典,經典的哲學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12 13:26:52

    算下來,還真一激靈:竟然有不少同學信了上帝。

    其中有些是出國留學后定居的,大概在人家的地盤上,信了總有些許的便宜,但有些卻是從未踏出國門的——而這部分的同學對上帝的理解甚至高于出國的那部分。

    譬如,我曾問國外的同學,上帝讓人們隱忍,曾經說過:有人打你的右臉,就把左臉也轉過去,讓他打。是這樣嗎?上帝還說過: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這樣嗎?這兩句話是不是有點矛盾啊?上帝究竟是讓人博愛呢,還是讓人復仇?他竟然不能回答,說要翻了圣經回答我。

    倒是國內的同學悟得更深些,已經記不得當時討論什么問題,只記得當時她的解說,還是比較合理。

    其實,我覺得,所謂的宗教,只不過是經典哲學,或者說哲學的經典而已。 ——這話,是在我沒有系統地讀過任何哲學著作時的想當然。

    等我看了哲學的定義,才發現,哲學本身就包括宗教和迷信。

    哲學是這樣定義的:哲學是系統的世界觀,是指導客觀實踐的方法論。哲學是人類對世界的思考和認識,因此分為主觀和客觀兩種;而科學是可重復 的客觀規律,因此哲學包括科學。在主觀哲學中,一種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驗證的主觀真理(如果論述所處角度,就成為科學);另一種是從未驗證,卻認為對的, 這里包括宗教和迷信。

    在我看來,哲學想解決的問題就是:人為什么會存在?人要怎么樣存在?以及人存在之后的存在是什么狀態,即人的結局究竟是什么樣?推而廣之,就是世界 為什么會存在?世界要怎么樣存在?以及世界存在之后的存在是什么狀態?籠統地說,即世界上的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萬事萬物;細分的話,就是花鳥蟲魚、阿貓 阿狗……

    再想想,什么是有生命的,什么是沒生命的?

    我們(人類)說沒生命的就一定沒有生命嗎?如山石,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風雨日月的浸淫,它也有增長、剝蝕、轉化、消亡的過程,這不也符合生命的軌 跡嗎?人及一切我們人所說的“有生命的”動物、植物,在酷暑曝曬會虛脫、在寒冬風雪天會凍僵,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山石不也有風化裂化嗎?它不能開口說 疼,就不疼嗎?它不能開口說渴就不渴嗎?

    把所有我們(人)能想到的問題解答好,并使所有的答案融會貫通,互不矛盾,說白了,就是自圓其說。這個“自圓其說”真的是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要解釋萬物從生到死,乃至生之前,死之后的問題,還要不矛盾。

    一個人的哲學,譬如尼采或者叔本華(印象最深的哲學家就是這兩個人,且兩個人的名字比較好記好寫),一群人的哲學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能是哲學天才,當然天才也不能逃不過生命的規律。所以這個天才還要有大批的追隨者,所謂信徒眾多。這些信眾們或威逼、或恐嚇、或利誘,從而聚攏來更多的天才的信眾,天才被這些信眾們奉為神靈……經過幾世幾代的累積,于是宗教誕生了。

    所以,我認為:宗教是經典的哲學,哲學的經典。


    TAG: 哲學經典

    電子 引用 刪除 電子   /   2009-11-13 16:00:02
    很同意這個觀點,我看過一些佛經的小故事,感覺確實很有哲理,也難怪宗教能夠延續存在幾千年!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4480
    • 日志數: 41
    • 文件數: 80
    • 建立時間: 2008-12-28
    • 更新時間: 2012-06-12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