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我們國家是不是太重視SCI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10 14:58:20/ 個人分類:SCL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們國家是不是太重視SCI了?
我們學術開始向國際接軌,我們評什么都要看SCI,畢業也是,沒有兩篇國外SCI,就不能畢業。我們常常覺得,我們讀書試驗最終就是為了在國外發幾篇SCI,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現在就成了這個局面,我們的研究是為了發文章而研究,不是為了實際而研究。
這點是非常頭痛的問題。但我們放過來想,我們可以不發SCI嗎?
我
見過很多研究生,他們只需要發國內的文章就可以畢業。于是,他們很隨意的做完了試驗,然后,很隨意的完成了文章,最后,畢業了。最終,他們對科研失去了興
趣,沒有在讀書做科研的精神。我們學院有個教授今年拿到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們對此的評價是,原來科技進步就是那么回事。在他們看來,國家的基礎研究
不存在嚴謹性,在很多人的眼中,
中國的學術研究是沒有意義的。
從這點來看,要求SCI,特別是國外的SCI是有必要的。我們沒有其他好的
辦法,因此只能借助國外的研究體系來評價我們國內的研究,這會對我們國家的研究產生幫助。發一篇國外的文章是比較困難的,有些老教授到現在都沒發過一片國
外的SCI。我上次參加了一個國家的煤化工會議,我看到很多老專家的研究很國外的研究比較一下,無論是理論很是研究的嚴謹性,差距都非常的大。現在我們沒
有別的好辦法來評價和促進我們的研究體系,也只能這樣做了。從這點來看,SCI是對我們有益的。
但我們如果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那么我的
國家科技只會和外國的差距越來越遠。今年我有個同學去意大利做聯合培養,他們學校也是意大利很好的,但每年科研經費只有2000萬歐元。想想我們國家這幾
年對國內大學的投入,清華大學,32億,北京大學,28億,就是我們大學也超過了8個億。但問題是,我們科技怎么還是落后西方那么多呢?我們的花了那么多
錢,怎么科技就是進步不了?大學越建越大,就是看不到對國家科技進步的真正推動作用,讓人頭痛。
香港科技大學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成為一所全球矚目的大學。因為他們能建立一個很好的體系,推動了學校的發展。現在,我們缺乏這樣一個有效的體系,來推動我們學術和國家科技的進步。其實,我想我們缺少的不是SCI,而是一個真正有效推動科技發展的有效體系。
現
在我們的研究,沒有很好評價科研的體系,也沒有能前瞻問題解決方案的體系。實際出現了什么問題,我們沒有能力去解決。要做什么研究,存在盲目性。有時候,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評價:國內抄清華的,清華抄國外的。更讓我們感到害怕的是,國家的學術氛圍彌漫著官僚主義氣氛,這讓我們國家的科技怎么去進步?
現
在的
院士,有個同學說:“有時候成果比不過一個國外的教授。”在早期的院士,卻對我們國家科技有推動作用,但現在,很少有幾個院士能有這樣的成果。院士是
科技國內科技的最高榮耀,讓我們肅然起敬,但如果我們對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院士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教授的成果的話,我們常常會感到尷尬。問題在
于,我們現在,缺少一個很好的體系,去促進和評價我們的研究。
其實,問題不是出在我們要不要SCI,而是在,我們沒有建立一個
科學的學術體系
相關閱讀:
- 中國人寫英文文章最常范的錯誤總結 (isabel, 2008-12-31)
- 老外教你寫論文 (isabel, 2008-12-31)
- Writing for BasicSciJrnl (isabel, 2008-12-31)
- 中國人寫論文常見問題 (isabel, 2008-12-31)
- 科學時報:國際合作論文凸顯“華人現象” (admin, 2009-1-09)
- SCI寫作技巧 (HEC_css, 2009-5-27)
- 北大教授饒毅發表博文《提醒年輕人:何時SCI害你?》 (jiashan0430, 2009-6-23)
- 年輕人,沒有SCI是萬萬不行的! (gitde, 2009-6-24)
- SCI論文從入門到精通(第一版) (LUMGR, 2009-10-10)
- SCI錄用的最后一步——答復審稿人的策略和答復信的寫作技巧 (出國吧, 2009-11-05)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sci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