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把失敗也看作是一種成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7 14:27:38/ 個人分類:感悟
就失敗本身而言,是大家避之不及的。雖然古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不是說失敗過后必然是成功,我認為成功是建立在失敗后的思考的基礎上的。在科研,或者說學習過程,失敗往往更能把我們推向成功,因為失敗比成功更能讓人靜下心來思考。因為失敗,所以能發現不足;因為失敗,所以鍛煉心智;因為失敗,所以仔細回顧過去,認真總結。
我的科研經歷還很淺,這些只是在實習時幫師兄做論文的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實習開始,因為剛剛接觸實驗,我總是戰戰兢兢,生怕把實驗搞砸。也許是因為過于畏懼失敗,實驗進行得并不如我所愿那樣順利。一次又一次得不到結果,煩躁,焦慮,挫敗的情緒開始困擾我。同時論文的書寫工作也很不順利,頁面的排版,結構式的樣式,圖譜的解析,文獻的整理,所有的一切都讓我有種無措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有不懂或者不會的地方其實一點也不可怕,甚至是一個極好的查漏補缺的學習過程。畢竟,不管平時學習如何刻苦,都不能保證學得面面俱到。在提出疑問,解答疑問的過程中,你會不禁感嘆學習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找出問題答案的過程,也是充滿奇遇的。隨著實習的順利結束,我意識到,錯誤不等同于失敗,因為害怕犯錯誤而不去積極地做事,才是真正的失敗。我們不能要求事情的每一個步驟都完美無缺,更不能因為其中某一個步驟錯了,而否定整個工作,甚至中斷工作。
在做論文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Word的使用方法是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而又很實用的,我總結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1.當中文和英文的字體都有具體的要求的時候,有時候在輸入時會不小心把英文輸成中文格式,這時只要將整篇文檔全選,依次分別選擇要求的中西文字體就全修改好了;
2.標注參考文獻時,切換上標下標的快捷鍵是:上標("ctrl"+"shift"+"+"),下標("ctrl"+"=");
3.當文檔末尾出現空白頁,單用backspace或delete刪除不掉的,可以將光標放在空白頁上的,按住shift,再在實際的文章末頁的最后點擊,相當于選中了整個空白頁,再按delete,就可以將末尾的空白頁刪去了;
4.當發現插入的圖片不全,怎么改變圖片大小或與文字的關系都不行時,可以看看是不是因為把行距設成了定值;
5.可以利用查找來檢查錯誤;
6.利用修訂來提醒自己什么地方修改過了;
8.封面不要頁碼顯示,那就把初始頁碼設為0,再選擇首頁不顯示頁碼就可以了。
7.如果可以,學會使用宏,這會使論文寫作方便很多。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失敗成功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