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出路何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5 13:35:31/ 個人分類:大學生
從教育部這些年的作為來看,教育部的權力是無限擴張,權力不受約束,廣西師大因教育部的一個女辦事員就會有校長級的待遇,教育部的評估搞得
大學教師和學生
全面進入一級警戒和一級備戰狀態,對教育部派來的評估大員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使教師斯文掃地,使教師和學生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大學行政人員、教師、
學生共同造假都是對教育部稱臣的表現。教育部的評估,就是一場鬧劇,可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教育部的官員對此道歉,彰顯了教育部權力的傲慢與張狂。所以,
從憲政的角度上講,應該約束權力,而不是使教育部的權力擴張。新官上任不但三把火不能燒,一把火也不能燒。
分權是實行民主的關鍵。一是教育部與大學的分權,二是大學黨委與行政的分權,三是行政與教育的分權。
教育部與大學人財物的分權、更主要是職能的分開,教育部不是指揮部,教育部是服務部,教育部的存在是為大學服務的,而不是對大學指手劃腳的。大學的職能是培養大師,堅守學術自由。教育部不是總公司,大學不是教育部的子公司,分公司。
大
學黨委與校長行政的分權也是關鍵一環。現在的大學黨委與大學校長經常是處于博弈狀態,書記強,校長服從書記,校長強,書記服從校長,書記與校長
不能都強,都強就會形成二足鼎力,互相牽制,這會使下屬行政人員無所適從。同時,大學校長兼任黨委副書記,這也是變相的黨政不分,更為有意思的是,由于大
學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出現了不同于社會的怪現象,就是大學書記爭當校長,當副書記的情況。
行政與教育的分權也不可忽視。大
學校長不能當教授,教授也不能當大學校長,泛化地說,行政人員不能當教授,教授不能搞行政。如果行政人員當教授,
就要徹底放棄行政人員的職務,如果教授搞行政,就必須放棄教授的職稱。道理極為簡單,簡單到一加一等于二的常識地步,那就是人的精力有限。行政人員是為教
學服務的,教授也不是被行政人員呼來喚去的工具。
精簡機構是大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大學應該精簡機構,現在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行政人員多而重疊,機構不精簡,會給學校的發展帶來嚴重的負擔。
政治思想應該改變思路。大學對政治理論課應該有一個重新認識,傳統政治理論課無論如何強調其重要性,其實效性仍然很低。政治理論課應該為學術自由創造條件,而不應該成為學術自由的思想障礙。
憲政保障學術自由。教育部保護不了學術自由,教育部也沒這職能。教育部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不但沒有保護學術自由,反而在破壞學術自由方面充當了革命的馬前卒,急先鋒。
每
年我們都看著諾貝爾獎,每年都表達一下酸葡萄心理,每年看到華人獲獎都自我安慰一番,可就沒考慮一下,為什么在國內沒出一個人,在國外反而出了
那么多華人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家是學術自由的,我們連說學術都會感到羞愧,何況學術,何況自由!如果天天向普世價值開戰,那我們就得自己發明獎項自己
獎勵自己了,如果有反普世價值諾貝爾獎,
中國人肯定會得到,敢與中國爭取反普世價值獎的資格只有什么古巴和朝鮮,只是兩個國家有資格沒能力。
還是那句老話,與其選擇好人,不如選擇一個好的制度,好人不長在,制度永長存。如果制度不好,政治體制不改,一個周濟下臺,還會有千萬個李濟、王濟上臺。還是那張舊船票,登的還是那只破船,重復的還是過去的故事,大學就在一種壞的體制下風雨飄搖。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出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