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通用法典GSFA是這樣定義的:無論其是否具有營養價值,其本身通常不作為食品,或也不作為食品中常見配料的物質。在食品中添加該物質的原因是出于生產、加工、制造、包裝、裝相運輸或貯藏等食品的技術(包括感官)要求,或者期望它或其副產品(間接或直接)正常地成為食品的一個成分,否則就會改變食品的特性這種情形。該術語不包括污染物,或為了保持或提高營養質量而添加的物質。
我國的食品衛生法第五十四條(1995年10月30日)是這樣定義的,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二、食品添加劑的分類
(一)、按來源的不同可分:
1、天然食品添加劑:以動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的原料經提取所得天然物。
2、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通過化學手段,使元素和化合物通過化學手段所得的物質。
目前使用的多數為化學合成的。
(二)、按用途不同可分成很多種類
我國的GB
12493-1990《食品添加劑的分類和代碼》將食品添加劑分為(1)酸度調節劑(2)抗生態劑(3)消泡劑(4)抗氧劑(5)漂白劑(6)膨松劑(7)膠糖基礎劑(8)著色劑(9)護色劑(10)乳化劑(11)酶制劑(12)增味劑(13)面粉處理劑(14)被膜劑(15)水分保持劑(16)營養強化劑(17)防腐劑(18)穩定和凝固劑(19)甜味劑(20)增稠劑(21)其他。沒有把香料包括在內。GB
2760-1996有包括香料574種。
三、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1、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敗變質。
我國生鮮食品豐收后,無防腐損失達20%-30%,每年有30多萬噸水果白白爛掉。許多加工食品必須添加防腐劑才能延長貨架期。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狀
食品加工后,會變色、褪色、風味、質地也會改變,適當使用著色劑、香料、
乳化劑、增稠劑,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
3、改善提高食品的品質、質量
由于添加劑的合理使用,才促進食品企業不斷開發出許多高檔次的食品,如
沒有添加劑就不會有果凍、軟糖之類的食品。
4、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如食品加工中,使用澄清劑、消泡劑,有利于加工操作。乳化劑能使方便面
水分均勻散發,提高面團的持水性和吸水性。
5、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防腐劑、抗氧劑在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同時,也保持了食品的營養價值。
6、滿足其他特殊需要
如無營養的甜味劑可以滿足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需要。當前,食品添加劑已經進入糧、油、肉禽、果蔬加工各領域,包括:飲料、冷食、調料、釀造、甜食、面食、乳品、營養保健品各食品工業部門。因此食品添加劑的作用越來越大。進入人體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增多。因此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也引起人們的嚴重關注,加上多數食品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的,其往往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選用時,要格外小心。
四、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原則:
1、各種食品添加劑都必須經過一定的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生產、經營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符合衛生部頒發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以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質量規格標準。
此外,對于食品營養強化劑應遵照我國衛生部頒發的《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和《食品營養強化劑衛生管理辦法》。
2、鑒于有些食品添加劑具有一定的毒性,應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必須使用時嚴格控制使用范圍及使用量。
3、有助于食品的生產、加工和貯存等過程;具有保持營養成分、防止腐敗變質、改善感官性狀和提高產品質量等作用。
4、不得以隱蓋食品腐敗變質或偽造、摻假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
銷售和使用污染或變質的食品添加劑。
5、供嬰兒的主輔食品,除按規定可以加入食品營養強化劑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劑、色素、香精等不適宜的食品添加劑。
6、復合食品添加劑中的各單項物質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的各有關規定。
7、生產、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劑,應事先提出衛生學評價資料和實際使用的依據,經逐級審批后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局批準,按規定執行。
8、進口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我國規定的品種和質量標準,并按我國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出口食品添加劑可根據國外要求生產,但轉內銷時必須符合我國規定。
9、應注意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在加工過程中若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