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薈萃,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湖南長沙順利召開 為全力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及成果,增進廣大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近紅外
分析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的發展,
中國分析測試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于2008年11月19-22日在湖南長沙順利召開了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我國著名分析
化學專家俞汝勤
院士、陸婉珍院士擔任大會主席與學術委員會主任。
近紅外光譜(NIR)是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高新分析測試
技術,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壞樣品、適合于在線分析等特點。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在農業、石化、煙草、
食品、制藥等領域先后引進了大量近紅外光譜儀器用于生產控制分析。我國許多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開始積極研發適合國內需要的成套NIR分析技術,出版了多本專著,為這項技術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開創了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嶄新局面,并且在儀器硬件、化學計量學軟件、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實際應用等方面都有一定創新。
共有300余專家學者及科技人士出席這次會議,我國幾乎所有從事近紅外光譜研究和應用的主要學術帶頭人都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期間,國內外一些著名的近紅外光譜儀器廠家和專業供應商均展示了其產品。
大會開幕式由大會組織委員會主任、中南大學梁逸曾教授主持,中南大學副校長陳啟元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辭,近紅外光譜學會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
本次大會為近紅外光譜工作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展示了我國近紅外光譜的一流研究和應用成果,主要以大會報告和墻報的形式舉行,有40余位專家和學者作大會報告、20余位優秀青年學子作分會報告,多次獲得國際谷物學會、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大獎的著名近紅外專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秘書長Ozaki教授等國際知名學者也都在大會作專題報告。
著名分析化學專家、湖南大學俞汝勤院士作大會主旨報告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一些化學計量學方法學研究 著名分析化學專家、湖南大學俞汝勤院士在作大會主旨報告“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一些化學計量學方法學研究”中指出:
較早的近紅外光譜由于信號復雜與分辨困難在應用方面取得進展相對較晚,其真正受到重視在很大程度上與
化學計量學的發展和應用有關;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科技團隊在近紅外光譜分析方面一些化學計量學方法學研究,將討論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如構建近紅外校正模型時,如何保證校正樣本具有必需的代表性,并實現代表性樣本的自動選擇;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波長變量選擇,能否建立較通用的自動選擇策略;在定量分析建模方面,近紅外光譜分析的復雜性使不論信號預處理與校正模型選擇均存在較大的多義性,多種模型如何有機融合;在化學模式識別方面,近紅外光譜分析的應用潛力如何進一步開發等。
著名分析與石油化學專家、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院士作大會主旨報告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必須繼續發展 著名分析與石油化學專家、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院士在作大會主旨報告“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必須繼續發展”中指出:
自從2006年第一屆近紅外光譜會議以來,這項分析技術已經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并在幾十個專業中得到了應用;但是認為一項既快捷又廉價的分析技術,其應用范圍仍未達應有的廣泛程度,一方面是由于宣傳力度不夠(一般大學分析專業的學生只有部分同學了解這一技術),與此同時在技術上也還存在著一些急待完善的課題,例如:(1)建立大量可長期應用的分析模型,(2)盡快發展便攜式儀器,(3)形成公認的
標準化方法是有效的宣傳途徑,(4)結合需要研究適應各種分析對象的光譜采集手段、保證其分析速度,(5)在線分析系統的集成化,(6)近紅外光譜與分子結構間關聯于應用工作的開展,(7)近紅外光譜技術過去是在不斷新技術(如光纖、化學計量學及計算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今后希望如能將更多的新技術(如激光光源提高靈敏度、微機制造MENS使其更小型化等)被引入。

著名近紅外專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著名近紅外專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在他的大會報告“近紅外光譜:過去、現在和未來(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中系統回顧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歷史,給涉及近紅外光譜校正模型的十八個階段發展作了簡潔評論,并指出操作費用低、獲得數據可靠、分析速度快使近紅外光譜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關于近紅外光譜的應用前景應該從定量和定性的觀點上進行討論,定性應用是回答“Does it belong?”,而不是“How much is there?”;只要其定量應用將繼續得到廣泛的使用,定性應用很可能變得更加普遍;另外,未來近紅外光譜儀器的網絡化技術也可能比較突出,可望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包括在
環境監測和勘探、動物和人類醫療診斷等方面的應用。
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加快標準制定,促進我國近紅外分析技術的應用

天津大學徐可欣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散射介質和活體中成分高精度近紅外
檢測方法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近紅外果品專用儀在果實采收前后的應用

南開大學邵學廣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建模中的波長篩選方法研究

南開大學徐曉軒副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儀器一些新進展

浙江大學吳建國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浙江大學作物種子品質近紅外光譜技術及其應用進展

湖南大學吳海龍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與化學計量學相結合的若干新進展

亞洲近紅外協會主席Ozaki教授作報告
報告題目:NIR application to biomedical sciences
布魯克公司、皆能亞洲有限公司、FOSS公司、安迪蘇NIR實驗室、聚光科技有限公司、金宏利實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紅外光譜儀器廠商或代理商就自己公司的產品特點、最新技術、研究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大會報告或分會報告。
本次會議論文集共收錄120篇,稿件內容十分豐富,應用范圍極廣,涉及紅外光譜前沿技術綜述、未來發展方向、基礎方法論研究、標準化方法體系建立、具體應用研究、儀器研制、軟件設計、硬件設計及評價經驗介紹等方面;與會代表們精神飽滿,會議現場互動性強,無疑本次會議對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的進一步研發和應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附錄: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2008.11.19-22 湖南·長沙) 主辦單位:
中國分析測試學會近紅外分會承辦單位: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湖南大學化學
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
實驗室贊助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 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
- 瑞士步琪有限公司
- 福斯華(北京)科貿有限公司
- 皆能(亞洲)有限公司
-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濟南金宏利實業有限公司
- 賽默飛世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必達泰克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ABB(中國)有限公司.
- 波通瑞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 安迪蘇生命科學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會議報告:
報告人 報告題目
大會報告
俞汝勤 院士 湖南大學 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一些化學計量學方法學研究
陸婉珍 院士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必須繼續發展
Prof. Phil Williams PDK Progect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袁洪福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學 加快標準制定,促進我國近紅外分析技術的應用
徐可欣 教授 天津大學 散射介質和活體中成分高精度近紅外檢測方法研究
韓東海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近紅外果品專用儀在果實采收前后的應用
邵學廣 教授 南開大學 近紅外光譜建模中的波長篩選方法研究
徐曉軒(張存洲) 南開大學 近紅外光譜儀器一些新進展
吳建國 石春海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作物種子品質近紅外光譜技術及其應用進展
王 茜 博士 布魯克公司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pplied to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謝洪平 教授 蘇州大學 近紅外光譜
測定藥物代謝關鍵
基因和親權鑒定基因座的基因型
廉永福 教授 黑龍江大學 NIR在單壁碳
納米管研究中的應用
吳海龍 教授 湖南大學 近紅外光譜與化學計量學相結合的若干新進展
李軍會(趙龍蓮) 中國農業大學 專用近紅外光譜分析軟件系統的研制
田高友 博士 總后油料研究所 模型傳遞技術在油料化驗裝備批量生產中的應用
王智宏 教授 吉林大學 便攜式近紅外大豆品質分析光譜儀的初步研制
陳 斌 教授 江蘇大學 近紅外光譜在農產品檢測中的點滴經驗
謝益民 教授 山東輕
工業學院 近紅外光譜快速測定植物纖維原料中甲氧基
含量研究
劉名揚 博士 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化產品分析中的應用前景
Prof. Ozaki 亞洲近紅外協會主席 NIR application to biomedical sciences
Dr. Wei G. Hansen NIR Application Consultants Possible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pplications in Skin Moisturisation and Hormones Studies
潘 濤 教授 暨南大學 人體血糖近紅外光譜分析組合波長的優選研究
盧啟鵬 研究員 長春光機所 近紅外光譜技術用于無創生化檢驗的研究進展
Dr. R. W. Streamer 皆能亞洲有限公司 光譜分辨率、波長準確性和信噪比及其相互關系在近紅外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
羅國安 教授 清華大學
中藥生產過程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及智能控制系統研制及應用
瞿海斌 教授 浙江大學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
相玉紅(張卓勇) 首都師范大學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幾個應用實例
趙武善 FOSS公司 近紅外網絡技術在全球谷物貿易中的應用
劉燕德 教授 江西農業大學 特色柑桔果品內部品質近紅外光譜檢測研究
甘 峰 教授 中山大學 譜相似度測量一般理論與應用
梁逸曾 教授 中南大學 近紅外光譜分析建模中的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褚小立 教授 北京石油化工科學院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新進展
王家俊 紅河煙草集團技術中心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煙草質檢質控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
馮新瀘 教授 后勤工程學院 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儀器分辨率問題思考
Dr.Christoph Schnell Büchi NIR Solutions – Swiss quality for your laboratory analytics and data evaluation
杜一平 教授 華東理工大學 微量近紅外光譜分析
陳華才 教授 中國計量學院 茶多酚中兒茶素單體的近紅外光譜檢測
鄭賢旭 教授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靜高壓拉曼光譜實驗裝置研究固體分子的振動譜
周學秋 布魯克公司 近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方法的常見問題
Dr. Jack Zhou Portable Raman Spectr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第1分會場
袁偉芳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 NIR分析技術測定氨肟化反應清液中的水份含量
楊維旭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 近紅外光譜DA7200在燃料乙醇工業中的應用
王紅梅 安迪蘇NIR實驗室 近紅外在
飼料工業中的應用
劉智超 近紅外光譜多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
張志敏 近紅外光譜化學計量學軟件開發的幾個新思路
單 楊 朱向榮 基于LS-SVM的國公酒中橙皮苷含量測定
范 偉 基于典型相關分析的近紅外光譜模型轉移研究
王加華 基于PLS多種算法優化蘋果糖度近紅外信息區間
陳 韻 近紅外光譜中基準波長點的存在性研究
李晨曦 近紅外組織光學參數測量研究
李洪東 MCCV在檢測近紅外數據奇異樣本中的應用
第2分會場
張 峰 福建中煙技術中心 近紅外透射光譜技術用于煙用香料的品質控制
付永強 聚光科技有限公司 SUP-NIR系列近紅外光譜儀的研制
董海平 金宏利實業有限公司 AOTF近紅外技術介紹及應用
楊皓旻 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近紅外水窗波段光譜檢測研究
高文驥 近紅外光譜在線測量重烷基苯性質可行性研究
包 鑫 近紅外光譜在石化產品分析中的優勢與不足
翁欣欣 近紅外光譜-BP神經網絡-PLS法用于橄欖油摻雜分析
李鵬飛 長波近紅外光譜變量優選
孫春曉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應用于肝素鈉的質量控制
鄭 光 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蔬菜
農藥殘留量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羅 陽 近紅外光譜法測定魚丸的主要品質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