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工程的進展及展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10 18:04:28/ 個人分類:蛋白質工程
蛋白質工程進展
當前,蛋白質工程是發展較好、較快的分子工程。這是因為在進行蛋白質分子設計后,已可應用高效的
基因工程來進行蛋白的合成。最早的蛋白工程是福什特(Forsht)等在1982—1985年間對酪氨酰—t—RNA合成酶的分子改造工作。他根據XRD(X射線衍射)實測該酶與底物結合部位結構,用定位突變技術改變與底物結合的氨基酸殘基,并用動力學方法測量所得變體酶的活性,深入探討了酶與底物的作用機制。佩里(Perry)1984年通過將溶菌酶中Ile(3)改成Cys(3),并進一步氧化生成 Cys(3)-Cys(97)二硫鍵,使酶熱穩定性提高,顯著改進了這種
食品工業用酶的應用價值。1987年福什特通過將枯草桿菌蛋白酶分子表面的Asp(99)和Glu(156)改成Lys,而導致了活性中心His(64)質子pKa從7下降到6,使酶在pH=6時的活力提高10倍。工業用酶最佳pH的改變預示可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蛋白工程還可對酶的催化活性、底物專一性、抗氧化性、熱變性、堿變性等加以改變。由此可以看出蛋白工程的威力及其光輝前景。上述各例是通過對關鍵氨基酸殘基的置換與增刪進行蛋白工程的一類方法。另一類是以某個典型的折疊進行“從頭設計”的方法。1988年杜邦公司宣布,成功設計并合成了由四段反平行α—螺旋組成為73個氨基殘基的成果。這顯示,按人們預期要求,通過從頭設計以折疊成新蛋白的目標已是可望又可及了。預測結構的模型法,在奠定分子
生物學基礎時起過重大作用。蛋白的一級結構,包含著關于高級結構的信息這一點已日益明確。結合模型法,通過分子工程來預測高級結構,已成為人們所矚目的問題了。
蛋白質工程匯集了當代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一些前沿領域的最新成就,它把核酸與蛋白質結合、蛋白質空間結構與生物功能結合起來研究。蛋白質工程將蛋白質與酶的研究推進到嶄新的時代,為蛋白質和酶在工業、農業和醫藥方面的應用開拓了誘人的前景。蛋白質工程開創了按照人類意愿改造、創造符合人類需要的蛋白質的新時期。
蛋白質工程的前景蛋白質工程取得的進展向人們展示出誘人的前景。例如,
科學家通過對胰島素的改造,已使其成為速效型
藥品。如今,生物和材料科學家正積極探索將蛋白質工程應用于微電子方面。用蛋白質工程方法制成的電子元件,具有體積小、耗電少和效率高的特點,因此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閱讀:
- 日本合成融合酶 能將人造氨基酸折疊成蛋白質 (miracle, 2008-8-26)
- 日本專家發現可導致疲勞的蛋白質 (laurie_dly, 2008-9-04)
- 瑞金醫院胃癌“轉化醫學”研究見成效 (laurie_dly, 2008-9-05)
- 日研究發現兩種蛋白質平衡調節腦量多少 (l0802102, 2008-9-08)
- 核酸/蛋白質納米結構組裝研究取得進展 (l0802102, 2008-9-09)
- 蛋白質 肌動蛋白actin 的二硫鍵確證 飛行時間質譜法 (l0802102, 2008-9-09)
- 蛋白質- 馬肌紅蛋白- 含量測定- 考馬斯亮藍G 2 5 0 染色法 (l0802102, 2008-9-09)
- 免疫制品—總蛋白質含量測定—磺基水楊酸法 (l0802102, 2008-9-09)
- 日本科學家發現蛋白質對大腦發育有調節功能 (l0802102, 2008-9-10)
- 蛋白質工程研究的核心內容 (l0802102, 2008-9-10)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