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于“研究生過多上網”的一點看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25 11:31:17/ 個人分類:研究生生活

      前幾天看到戴世強老師(入晚,研究生在做些什么?)和王德華老師(研究生每天斷網工作1小時可以嗎?)寫的兩篇文章有點感觸,今天心癢難耐,就跑到博客上謬論一番了。

      讀大學時候基本是沒人監督的,也沒有什么實驗室讓咱待著,所以不少人上網蠻多的。那時候其實也不是沉溺網絡,只是習慣了上網,不是掛著QQ(也不是一直聊天,甚至隱身啥也不聊,反正就掛著),就是上校內看看大家的狀態,要不就是瀏覽一堆NBA新聞。就像自然反應一樣,上網就先干這些事,而且是反反復復的逛,一圈圈的循環著看,常常是不知不覺的就兩三個小時過去了。

      但是現在讀研一了,情況就不一樣了(不是我毅力好(慚愧))。研究生課程相對本科要少,所以待在實驗室時間更多吧(全國讀工科的碩士,導師大概都會要求非上課時間要待在實驗室吧,甚至要打卡簽到),待在實驗室的時間應該占絕大部分時間。我們導師就采取一個非常好的制度,那就是七八個人一間的實驗室單獨放置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其他的都沒聯網。這樣既滿足大家查閱資料的需求,又防止了工作時間泡網。只要你坐在那臺電腦面前,大家就知道你在上網,你還好意思占著機器上網嗎,何況也怕被老板逮住啊(目標太明顯啊,哈哈)。我就感覺這種方法制度很好啊,除去在實驗室的時間,剩下的時間任你折騰,你能浪費多少在上網上啊。

      由這件事我就胡思亂想啊,我們80后的尾巴甚至90后成長過程不同前輩。我們這代人從小就在競爭中讀書,父母告誡我們這是為了將來找好工作、出人頭地、過舒適的生活。從上幾代開始,大家讀書從為國家為社會 ——到兼顧國家社會需要——到基本完全為自己的方向過渡。因此我們這代人大部分可能比較自私,考慮問題以自己為中心,遇事從自身出發,講究“個性”,沒有太堅定的信念,也有作為獨生子女的任性。

      所以我們這代人很多事不能單單依靠自覺一類的東西,有些時候也要制度方法。你不能單依靠說教,依靠講道理、感化有時候未必行得通。就像網絡這件事,你不能只依靠說教,應該想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前幾天看到一位老師對學生文章作假很頭疼,這要靠學生自覺估計是真解決不了。

      時代總是在變化,不管它的方向究竟是好是壞,有些變化是無法避免的。不僅是我們這代人有些地方讓大家無奈,這個時代也總有讓人看不慣、讓人心痛的變化。既然改變不了一些變化,總該想點辦法稍微扶正一下路。即使時代變化了,總有辦法達到你想看到的目的。不管教育制度,還是研究機制之類的,這些年來似乎也沒什么好的變化,些許抱怨、討論并沒有用。在這種制度、這種大環境下,只要想想辦法,每個人還是能稍微達到自己的目的,搞不定大的,總有自己可以力及的吧。


    TAG: 上網研究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