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怎樣指導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19 14:38:45

      ——為博士生選擇課題應該注意什么? 文/馮長根

      上文[1]談了博士生導師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博士生角色,本文談談導師為博士生選擇課題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導師在與博士生商量課題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有6點,尤其當你是剛剛開始指導學生時。這6點是興趣、時間安排、論文長短、可行性、研究方法和理論觀點[2]。

      為了完成一篇博士論文,學生需要有很強的動力。你在為博士生決定課題時,問一問”學生會喜歡研究這個課題嗎“是有益的。最合適的課題是能夠激發學生想象力的課題,無論這是老師布置給學生的,還是學生自己選擇的。一位有經驗的導師通常會詳細地詢問學生的興趣,考察課題是否合乎他們的興趣。你甚至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評估一下他們對課題的投入程度。如果課題就是導師承擔的項目,這時候要讓學生通過準備課題和投入研究,產生好奇心和自信心,激發興趣。導師還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興趣與學生的興趣混在一起。反過來說,你不能用自己的偏好來指導學生。你也不能因為自己對某一研究任務不感興趣而對學生潑冷水。

      作為導師,你在時間安排上總是比學生有經驗得多。你可以結合學校規定的那些有時間要求的關節點,比如對開題、交論文、答辯的要求,讓學生考慮類似以下的問題:研究(實驗)什么時候必須完成?博士論文什么時候必須寫完?交論文最早和最晚的日期是哪天?等等。有的導師會故意拿出包含不少錯誤的"時間表",讓學生討論,以此訓練學生如何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時間。據此,學生們會得到一份他自己精心規劃的、現實可行的時間表(計劃表)。值得注意的是,這張表也會隨著課題研究的開展,需要調整。

      當博士生開始激情燃燒時,他往往會使博士課題要完成的任務越加越多。導師有責任阻止學生進行任務過多的研究,一則博士生的在校時間是有限的,二則學校對論文的長短是有規定的。課題規模過于宏大,會導致學生采集(或從實驗得到)比實際需要多得多的數據。有經驗的導師知道博士論文的字數要求是如何與研究和實驗的規模相聯系的。導師獲得這個能力很重要,你有責任幫助學生選擇一個合適的研究規模,以便使學生能將研究成果寫成符合字數要求的論文。

      可行性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博士生作為一名科研生手,容易認識不到操作或者環境(條件、政策)可行性牽涉到的一系列問題。導師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地把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操作性問題想得翔實和周到一些,例如符合要求的做樣品的原材料有地方買嗎?分析樣品性能的相關儀器設備是不是已經具備?有特殊要求而又不能忽略的性能測試設備本校沒有,本地其他單位是否有并可以用一用?做功能實驗的試驗裝置能到時建起來嗎?在某些理工科專業,例如化學、安全工程等,有一些研究會涉及實驗室安全,政策(是否允許,劑量是否有規定)可行性問題就不能不考慮。這些需要導師提醒并且與學生一起考慮好。還會有一些實驗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導師需要清楚這些手續是否完備。

      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才能完成具備質量的博士論文。這些研究方法博士生們會在本科、碩士以及博士生必修課程中有一定的涉及,一些新的或者專門的(更為復雜的)研究方法也會在實驗室中著重強調或代代相傳,涉及到的設備倒是有可能不斷更新了。學生們不但要積極使用這些方法,重要的是要相信這些方法得到的結論。為此,導師應該要求學生就他們的論文使用的數據收集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他們是否相信?(2)他們是否能夠使用,或者能夠學會使用哪些方法?在理工農醫領域,博士生們遇到的研究方法通常是被相關研究人員共同默認的,除非你的任務就是研究出一種新的方法。學生們遇到的問題主要還是可行性方面的:能否在實驗室操作所選擇的技術?如果要學習新的技術,應該找誰?導師的職責就在于保證學生掌握這些技術或者得到相應的培訓。但培訓以及導師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在實驗室,博士后會起到傳授技術給新學生的作用,研究組

      同事或年長的學者也能提供學生所需的

      信息。

      在理工農醫博士課題中,把研究結果與理論成果相聯系是十分重要的。許多優秀的導師會在一開始就要求博士生從實踐性課題中抽象或概括出理性的結果來,或者提出理論來。導師要注意讓學生愿意接受自己的理論觀點,在學術上堅持它,并通過學習不斷地發展它。課題一開始就有一個理論觀點是重要的,還要盡量避免在博士論文進行之中調整理論觀點(這樣的話,論文就要重寫)。一般說,學生與導師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建立在彼此觀點相似的基礎上的,但這樣一來也會妨礙學生批判性地考查基本的前提假設。學生的批判態度應該得到導師的鼓勵。學生們在接受某一理論后,應該仍有愿望了解其他觀點,特別是對立的觀點。為了使學生具有客觀精神,導師應該“無情地”質疑學生的理論,盡管這個角色有時會被學生誤解。

      參考文獻

      [1] 馮長根. 怎樣指導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3)[J]. 科技導報, 2011, 29(6): 83.

      [2] 薩拉·德拉蒙特, 保羅·阿特金森, 奧特德特 帕里. 給研究生導師的建議[M]. 第2版. 彭萬華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39.


    TAG: 博士生堅實基礎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093
    • 日志數: 16
    • 文件數: 3
    • 建立時間: 2010-10-14
    • 更新時間: 2012-08-16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