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都可順手牽羊的寫綜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1 11:40:52/ 個人分類:文獻 體會
又有研究生要畢業了。作為自然科學的畢業生,畢業論文里最化精力的可能是第一章introduction,
和最后一章discussion了吧?中間幾章,基本上就是把發表的文章,數據“抄”過去。那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寫得不好,給評審的看扁;花大勁寫得很好,往往又只給評審的看,不太值?標準不好把握,該如何拿捏呢?有一種說法是,寫成有可發表的綜述水平。從這角度來說,研究生都該寫綜述了。
綜述要寫的好,也不容易,得全面,深入,回顧歷史,總結大/新的發現,展望未來。如果這討論的方向正熱,又缺總結,那寫頭一,兩篇綜述的會很火。但寫晚一陣了,類似的綜述多起來,再寫綜述在本行影響就小些,變的有點雞肋的味道,
棄之如可惜,食之少所得。
一旦寫起來,還是得花較大的精力,和時間。不然,出錯了,反而給同行看低了。吃力不討好。在我們這行,綜述在履歷表上是好看,但對申請基金及升遷職位,影響不太大。同行小圈里,還是看研究論文,更實打實。
當然根據各人情況,精力,和時間,有些人愿寫,會寫,愛寫;也好些人不太寫。但畢業論文寫得好的話,正好稍整理,整理,可順手牽羊的來篇綜述。我們最近兩篇綜述就由此而來。
我們的大方向最近幾年還算熱門,實驗室的小方向該算偏門,講的好聽點叫niche(獨門?^_^).學生A搞出了個新方法,提供了一新花招,可用以幫助解決大領域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雖然領域熱,感興趣的人也多,但關于這方面的方法綜述很少,所以平時留意新方法,收集有關文章。A寫畢業論文,就好好的系統的總結了一下現有的途徑。寫好后,平日里不夠牛,沒啥人來約稿,就主動出擊,將abstract寄給對這方面可能感興趣的一較好的雜志。以前失望較多,這次也沒報太多希望。
^_^
摘要中順手加了一句:這些方法日后會對疾病找靶點及治療終會起幫助。(大意)誰料,這么可有可無的一句,編輯反應強烈。馬上表示很感興趣,請寄全文,多寫點跟疾病啦,治療啦,有關的。(妙就妙在那個終
… ^_^)其實這一句就象當年那火紅的歲月里,科研文章里都要加句“在革命思想武裝下,我們排除了萬難, 在偉大領袖的光輝照耀下,我們發現了。。。”時髦而已,
但有時不經意也可成關鍵詞。^_^
這么一句陳詞爛調,用過很多地方都沒個響。這次把編輯給忽悠到了,真乃開天辟地頭一次!可實在跟疾病啦,治療呀,差得遠。文章早寫好了,故作矜持的礙了2天,寄上全文;在cover
letter里寫明, 您說的建議很好,我們大家都在朝疾病&治療方面積極努力,但整個領域這方面還很不夠,這點現還不好寫進綜述,
很遺憾。。。誠恐誠惶的等編輯的回應,這次編輯反應真慢,不妙!10天后,才回應,熱度小多了: 哦,這樣啊,是有點遺憾。
另外你們的圖表太少了點,才一個,我們一般希望有4個,圖文并茂,效果更好 。不過,我決定送專家去審了。 (大意)。
高興壞了,是是是,您只要接收了,馬上加圖表!
好一陣審回來,打開一看,原稿上多了好些紅字。編輯的, 老兄化這么大的勁潤色,
有戲了!果然評審的都夸,寫得全面,對領域有幫助,及時雨。。。 ^_^
稍稍改改,加上幾個圖表,就收了。如此而已。^_^
學生B的綜述是另一番故事。B的畢業論文總結的,也不錯。但沒投稿,因市場上,類似的綜述同時已有多篇,我們的新意不多,就沒勞神去折騰了。只到有一天,一小點的雜志來約稿,正好順水推舟,改改,
審審,改改就發了。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寫綜述研究生順手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