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做好求職這道選擇題不容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20 13:32:36

      又到了求職的黃金季節。每天看著研三的學生在研究所忙亂地竄進竄出,臉上寫滿焦慮和不安,不禁竊喜自己當年畢業時求職之易,又疑惑當下研究生求職真的難于上青天嗎?

      凡事謀定而后動,這個道理如果到碩士畢業時你還不懂或者只是假懂而不會真用,請多自省勤補習,別無他法了。要想找到好工作,首要是問自己四個問題:一是想,即我想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二是能,即我能勝任何種工作崗位;三是有,即招聘市場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崗位;四是成,即我可以成功應聘到哪個崗位。

      想,代表期望,源自求職者對生活的理性需求和正確的人生定位。這又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對未來生活是否有長遠規劃,是否明了幸福人生的真正含義;二是能否從人生規劃中提煉出適宜的求職目標,務必分清夢想、理想與空想、幻想之間的差異,切忌張冠李戴、指鹿為馬;三是求職目標的設定,是否出自本心本意,而不是簡單地采用別人的價值觀替代自我期待。“想”是求職四個環節中最難之處。要想得真實可行、想得合情合理、想得頗具遠見,對沒有社會閱歷的碩士畢業生而言,或許帶有強人所難的味道。但是,你的人生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如果你不好好思考甚至持“走到哪里黑就在那里歇息”的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或者總不滿現狀持續跳槽,那就怨不得別人。

      能,代表勝任力,源自求職者多年寒窗苦讀后具備的綜合素質。這體現兩方面:一方面是不好高騖遠,不過度拔高自我效能,以避免求職屢屢受挫導致心態失衡;另一方面是不妄自菲薄,不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緊張狀態,以防止求職目標過低而難于體現自我價值。要判斷自己的能力究竟處于哪一能級,也非易事。因此,很多研究生求職失敗,能力定位不準確是要因。在校時滿足于較低的培養標準自得意滿于小小才華,待求職時與競爭者同場競技感受到不小差距又心灰意冷,悔之晚矣。

      有,代表機遇,源自招聘市場提供的工作機會多少。哪怕你是天縱英才,也須有可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就業市場的整體氣候、同業競爭者的多少、企業用人制度的變化等等,都決定著求職者所獲機遇的大小。例如,若求職者橫下一條心只選擇“北廣上”,雖然這些國際大都市潛在機會多,但想去“北廣上”碰碰運氣的競爭者更不乏其人,兩相比較,成功幾率反不如二三線省會城市大。再如,擠進公務員隊伍本是很多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的初衷,然而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對從業經驗要求的逐漸提高,這一目標的實現對應屆碩士生而言越來越困難。

      想、能、有,三者具備,才有“成”的可能性。當求職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心儀的OFFER時,可算得修成正果,功德圓滿。求職成功,固是好事一件,但決不代表求職過程的終結,恰恰相反,成功帶來的成就感、自我認同以及不甘就此塵埃落定的情結,使得很多碩士在求職路上繼續孜孜不倦地跋涉。有了保底的工作崗位,生存有了保障,繼續求職時的底氣自然足了很多,自我展示能力也因更自信而提升,獲得更多職位的概率大增。

      一旦同時獲得多個職位,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成為求職者頭疼的新問題。找不到工作時,“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悲壯心情固然令人寢食難安;可選職位多時,自由度太大,患得患失反而變作壓力的新來源。沒有一個職位能十全十美。各具優勢的情況下,何去何從,對研究生是一次真正的人生歷練。

      選擇意味著放棄。一旦選擇了此,就必須放棄彼。人無分身之術,只能在多個選項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選項越多,反倒說明做選擇時需要放棄或失去的就越多。卡尼曼提出的“損失厭惡”效應表明:人們對財富損失比對財富收益更敏感,而且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獲得的快樂。同時,人們對于主觀不確定性的厭惡程度要超過對客觀不確定性的厭惡。當研究生好不容易獲得這些職位卻必須加以主觀判斷并最終保留其一而放棄其余時,可想而知他內心的痛苦和掙扎是何等強烈。人在做決策時,往往傾向于避免將來可能的后悔,但放棄一個崗位會給將來帶來多大后悔,研究生根本無法計算,他想最小化未來后悔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于是,一個怪現象出現了:越是獲得工作職位多的學生,越感覺找工作的艱難。不是沒有職位可選,而是太多的“選擇焦慮”和“抉擇痛苦”。

      選擇等同于責任。一旦做出了選擇,就無路可退,既要為選擇產生的后果負責,又要盡快摒棄患得患失的心態輕裝上陣。可現實偏偏不讓求職的研究生們省心。有兩個建議可供參考:一是搖骰子,不管最后選中那個職位,聽天由命,而且沿著這條道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不再回頭也無怨無悔,這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所展示的大無畏氣概。二是心境平和后冷靜思考你究竟想過什么樣的人生,再看看這些職位能否真正幫助你去實現人生理想。不是財富積累的難易,也不是升遷速度的快慢,更不是別人艷慕的多少,而是你內心真實的自我決定了你應該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當你艱難地作出決定后,才發現最終的選擇也許不是別人期待的那一個,而這正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所描述的獲得真愛的最高境界。


    TAG: 求職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