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A380/A380M-17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17。
ASTM A380/A380M-17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H40 鋼鐵產品綜合,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77.140.20 不銹鋼。
ASTM A380/A380M-17 不銹鋼零件, 設備及系統的清洗, 除垢及鈍化的標準實施規程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A380/A380M-17 。
1.1 本實踐涵蓋了新不銹鋼零件、組件、設備和已安裝系統的清潔、除垢和鈍化的建議和預防措施。當認識到對于特定服務需要去除可能損害正常耐腐蝕性、或導致特定不銹鋼等級的后續污染或導致產品污染的表面污染物時,這些建議作為指導程序提出。根據供應商和買方之間的協議,可以指定從該實踐中選擇適用于零件的程序。對于某些特殊應用,本慣例未涵蓋的附加要求可根據供應商和買方之間的協議指定。雖然它們主要適用于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和雙相不銹鋼成分范圍內的材料,但如果適當考慮腐蝕和可能的冶金效應,所描述的實踐也可用于清潔其他金屬。
1.1.1“鈍化”一詞通常適用于與不銹鋼相關的幾種截然不同的操作或工藝。為了避免設置要求時出現歧義,買方可能有必要準確定義鈍化的預期含義。與常用術語鈍化相關的一些不同含義包括以下內容:
1.1.1.1 鈍化是不銹鋼在暴露于空氣或其他氧氣時自發形成耐化學腐蝕表面的過程。包含環境。人們一度認為需要進行氧化處理來形成這種鈍態金屬氧化物薄膜,但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只要表面經過徹底清潔或除垢,這種薄膜就會在含氧環境中自發形成。
1.1.1.2 鈍化是通過化學溶解的方式去除不銹鋼表面的外源鐵或鐵化合物,最典型的是用酸溶液處理,這將去除表面污染物,但不會顯著影響不銹鋼本身。該工藝在 6.2.11 中進行了一般性描述,并在 6.4 中進行了精確定義,并進一步參考了附錄 A2 和表第二部分關于鋼材酸洗的要求。除非另有說明,鈍化的該定義被視為鈍化的特定要求的含義。 (另請參見規范 A967/A967M。) 1.1.1.3 鈍化是用溫和氧化劑(例如硝酸溶液)對不銹鋼進行的化學處理,目的是增強保護性鈍化金屬的自發形成氧化膜。對于鈍化金屬氧化物膜的形成,通常不需要這樣的化學處理。
1.1.1.4 鈍化并不表示第 5 節中描述的單獨的除氧化皮過程,盡管在鈍化生效之前可能需要除氧化皮。根據應用,化學除垢(酸洗)如中所述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4-10-29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