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踝關節置換術在治療終末期踝關節炎中的應用 直到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全踝關節置換術。第一代假體最初是由HakonKofoed在丹麥設計的。踝關節置換術中假體松動是翻修手術最可能的原因,近年來,踝關節假體內植入物不斷地更新變革,第一代踝關節假體的臨床效果差,假體松動率高。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第三代踝關節假體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使用全踝關節置換術治療終末期踝關節炎也越來越流行。...
本例入院時左側股骨上段骨折已行內固定,仔細分析骨折位置及形態(橫形且骨折線鄰近股骨粗隆),最初有考慮行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側一期予以遠端固定加長柄行全髖關節置換,但是最終決定分期行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原因如下:①股骨骨折愈合情況未達到取出內固定的標準,若左側一期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會存增加擴髓失敗甚至假體周圍骨折風險;②患者有近20年強直性脊柱炎病史,頸胸椎后凸畸形壓迫心肺明顯,導致強直性脊柱炎晚期心肺功能嚴重降低...
髖臼及股骨假體安放: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可以有效改善髖關節活動,但由于大部分患者骨盆傾斜、畸形時間較長,關節周圍軟組織處于異常位置,關節受力改變,若按常規關節置換經驗安放髖臼及股骨假體,術后很容易出現關節脫位,所以,怎樣調整及安放假體的角度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