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放流、減船轉產—— 海洋生態休養與修復并行 今年6月至9月休漁期間,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投入700多萬元用于人工增殖放流,在長江口、杭州灣地區投放大黃魚、黑鯛、海蜇等品種共1.9億余尾。本世紀以來,東海區已累計放流魚蝦蟹貝等經濟品種超過20億尾。 伏季休漁和增殖放流,是緩解漁業資源衰退的有效方法。每年東海區伏休的各類漁船有2萬余艘。...
增殖放流現場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 在放流區,領導嘉賓及現場志愿者共同參與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放流魚種數量由哈爾濱新區公證處進行公證,魚種品種合規性及生物安全性由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及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中心、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進行監督。 ...
東海帶魚保護區生態修復啟動儀式昨日上午在浙江舟山帶魚保護區啟動,放流了岱衢族大黃魚、曼氏無針烏賊等苗種215萬尾(粒)。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上海海洋大學的范毓代表學生發言倡議大家愛護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生物。來自舟山的漁民潘良炳說:“這兩年東海的海洋生物減少很多,好多漁民都捕撈不到。”...
3000萬尾魚苗放流 日前,上海在松江區石湖蕩“浦江之首”水域,將40余萬尾魚苗放流黃浦江,旨在改善黃浦江生物群落結構,修復水域生態環境, 黃浦江上游水域是上海市重點水源保護區,也曾是水生生物資源比較豐富的水域。但工業、航運、涉水工程等水域綜合利用,給上游水域生態環境造成不小壓力。近年來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以魚養水,以水養魚”的增殖放流刻不容緩。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