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建設”的原則,目前啟動建設的工程總建筑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后期還將投入建設北京分中心、海南分中心,以及位于國內主要生態區的4個大型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全功能試驗站和10個育種站、82個農作物新組合篩選測評點。 目前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產學研分割嚴重,商業化育種體系尚未建立,企業整體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偏低。...
我國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存在問題 1.加強我國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歷史記載資料數據庫建設。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是鑒定農作物新品種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及利用價值的重要手段。我國自1950年開始相繼開展了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區域試驗,為推動我國種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利用作物區域試驗資料進行作物品種適應氣候變化的研究還不多見。 ...
、掛職、實施項目等方式雙向流動;四是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加強種業創新平臺的規劃,加快建設一批種業領域重大科學工程、重點實驗室、科學觀測試驗站、育種及種子生產基地,完善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五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促進企業加大對種業相關科技研發活動的支持力度,使企業成為種業相關科技投入的主體;六是完善品種管理體系和品種管理制度,改進科研成果評價方式,促進形成有利于加強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評價體系...
一是加快品種管理制度改革,推動商業化育種體系建立。為符合要求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開通綠色通道試驗,具有試驗能力的企業、科研單位可聯合開展試驗,對特殊類型的品種育種者可自行開展試驗,以此拓寬品種試驗渠道,確立企業品種創新主體地位;建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制度,激發特色作物品種創新活力,為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重要的品種保障。...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