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存在問題 1.加強我國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歷史記載資料數據庫建設。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是鑒定農作物新品種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及利用價值的重要手段。我國自1950年開始相繼開展了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區域試驗,為推動我國種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利用作物區域試驗資料進行作物品種適應氣候變化的研究還不多見。 ...
該中心業務范圍主要是受行政部門委托,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檢驗;負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的質量檢驗;承擔農作物種子質量委托檢驗;負責我國小麥標準樣品DNA指紋數據庫構建及小麥品種分子檢測標準的技術研發等工作。挑戰?作為國內小麥分子鑒定領域的牽頭者,本中心以SSR分子標記為基礎,開發制定了小麥品種鑒定指標比較全的品種DNA指紋鑒定標準。...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到目前為止,除了棉花,尚無其他轉基因作物品種參加區域試驗,事實上,在參加審定之前還需要有至少兩年的區域試驗報告,尚無轉基因作物進入區域試驗環節。現在距離轉基因水稻、玉米等真正進入商業化推廣環節,還早。”...
科農2009于近日被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九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中國種業信息網www.seedchina.com.cn)。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863”、“973”項目,農業部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項目和中科院分子模塊設計育種先導科技專項等項目的資助。...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