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5133-12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12。
ASTM D5133-12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E34 潤滑油。
1.1 已經確定了兩種形式的流動問題:4 流動限制和空氣約束行為。第一種形式的流量限制,即流量限制行為,與油的粘度有關。第二種是空氣結合行為,與凝膠化有關。 5.2“測試方法的意義”該測試方法采用的溫度掃描技術旨在通過提供連續信息來確定發動機油對緩慢冷卻條件下的流量限制和空氣結合響應的敏感性油在使用溫度范圍內的流變狀況。4,5,7 這樣,在一次測試中即可獲得粘度和凝膠響應。注 1——該測試方法是與泵送性相關的三種測試方法之一問題。通過另外兩種泵送性測試方法 D3829 和 D4684 測量低溫粘度,將樣品保持在靜止狀態,并在高達 15 sec-1 的剪切速率和高達 525 Pa 的剪切應力下生成樣品的表觀粘度。先前選擇的溫度。測試參數(剪切速率、剪切應力、樣品運動、溫度掃描等)的這種差異可能會導致這些測試方法中某些測試油測得的表觀粘度存在差異,特別是當存在與凝膠化相關的其他流變因素時。此外,這三種方法的冷卻速度也有很大差異。 5.3“凝膠化指數和凝膠化指數溫度”該測試方法已進一步發展以產生稱為凝膠化指數和凝膠化指數溫度的參數。第一個參數是當油緩慢冷卻時由油的流變響應引起的扭矩增加的最大速率的量度。第二個參數是發生凝膠化指數的溫度。 1.1 本測試方法涵蓋低溫下發動機油表觀粘度的測量。 1.2 在剪切應力低于 100 Pa 時產生約 0.2 s-1 的剪切速率。當樣品以 1°C/h 的速率在范圍內冷卻時,連續測量表觀粘度;5 至“40”C,或粘度超過 40 000 mPa·s (cP) 的溫度。 1.3 測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