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ASTM E2737-10
    數字探測器陣列性能評估和長期穩定性標準實施規程

    Standard Practice for Digital Detector Arra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Long-Term Stability


    標準號
    ASTM E2737-10
    發布
    2010年
    總頁數
    19頁
    發布單位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替代標準
    ASTM E2737-10(2018)
    當前最新
    ASTM E2737-23
     
     
    引用標準
    ASTM E1025 ASTM E1316 ASTM E1742 ASTM E2002 ASTM E2445 ASTM E2597 ASTM E2698 ASTM E2736
    適用范圍
    該實踐旨在供 NDT 使用組織用來測量 DDA 的基線性能,并在其作為 NDT 成像系統的整個服務過程中監控其性能。應當理解,DDA已經由用戶根據手頭的檢驗需要從制造商處選擇和購買。此實踐無意用作“驗收測試”; DDA 的目的,而是建立一個性能基線,以便在使用期間進行定期性能跟蹤。盡管本標準中列出的許多特性與實踐 E2597 中的度量標準相似,但數據收集方法并不相同,并且不應對每個標準獲取的值進行比較。該實踐定義了要執行的測試和所需的時間間隔。還定義了 DDA 用戶在 DDA 系統初始基線后將完成的結果制表方法。這些測試還將按照規定的要求間隔定期執行,以評估 DDA 系統,以確定系統是否保持在本實踐中建立的或用戶和客戶 (CEO) 之間定義的可接受的操作限制內。有幾個因素會影響 DDA 圖像的質量,包括空間分辨率、幾何不清晰度、散射、信噪比、對比敏感度(對比度/噪聲比)、圖像滯后和燒屏。還有幾個其他因素和設置(例如,積分時間、探測器參數或成像軟件),這會影響這些結果。此外,校準技術也可能對圖像質量產生影響。本實踐描述了本文列出的每個屬性的測試,并建立了標準技術,以確保 DDA 整個生命周期測試的可重復性。
    1.1 本實踐描述了工業放射學 DDA 系統的評估。其目的是確保圖像質量的評估(只要受DDA系統影響)滿足用戶及其客戶的需求,并實現DDA系統的過程控制和長期穩定性。
    1.2 本實踐規定了要測量的數字探測器陣列(DDA)系統的基本參數,以確定基線性能,并跟蹤 DDA 系統的長期穩定性。
    1.3 本規程規定的 DDA 系統性能測試應在制造商驗收系統后按本規程規定的時間間隔完成,以監測系統的長期穩定性。這些測試的目的是監視系統性能是否下降,并確定當系統下降達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采取措施。
    1.4 每次試驗均強制使用本標準規定的量具。如果這些測試或量具不夠,用戶可以與認可的工程組織 (CEO) 協調開發額外的或修改的測試、測試對象、量具或圖像質量指示器來評估 DDA 系統。這些替代測試的驗收水平應由用戶、首席執行官和制造商之間達成協議確定。
    1.5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其他標準


    專題


    ASTM E2737-10相似標準


    誰引用了ASTM E2737-1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7-15 14:28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