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蛋白質理化性質和生物功能改變。乙醇在醫學方面可做為一種消毒劑,乙醇作用于細菌細胞首先起到脫水作用,乙醇分子進入到蛋白質分子的肽鏈環節,使蛋白質發生變性沉淀;這種作用在70%的含量下顯得更強。乙醇可導致蛋白質分子間易形成氫鍵。變性原因:變性作用是蛋白質受物理或化學因素...
95度的酒精引起蛋白質變性不可逆。蛋白質變性時,空間結構會受到破壞。如果變性程度比較輕,空間結構沒有破壞,比如鹽析時蛋白質被析出,這時空間結構沒有破壞,一旦去除鹽析環境,空間結構可以得到恢復,所以這部分蛋白質變性可逆。蛋白質變性也有較多不可逆的情況,比如蛋白質在高溫的情況下,空間結構受到一定破壞...
這一方法原于McMaster和Carmichael(1977)。 含有乙二醛-DMSO的凝膠比含有甲醛的凝膠更難于進行電泳, 因為前者泳動速率較慢而且需將電泳液時行循環以避免電泳過程中形成過高的H+梯度。盡管上述兩種凝膠具有近乎相等的分辨率(Miller,1987),但用含朋乙二醛-DMSO的...
,水解成D-葡萄糖,孵育結束后,加入等體積的乙醇或工業甲基化酒精(IMS,變性乙醇)終止反應。離心上述溶液,收集上清勿棄,底部殘留絮狀團即為樣品中的RS,用含水的IMS或乙醇(50%v/v)洗滌絮狀團,洗滌后離心,再重復一次洗滌離心,收集離心后獲得的上清,與之前收集的上清混合。小心倒出試管殘留的液體...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4-11-19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