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論述表面粗糙度的專著,對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和數值的標準化提出了建議。但粗糙度評定參數及其數值的使用,真正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還是從40年代各國相應的國家標準發布以后開始的。...
表面粗糙度儀(光潔度)的國家標準主要術語及定義本資料給出的參數符合GB/T3505-2000《產品幾何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表面結構的述語、定義及參數》、符合GB/T6062-2002《產品幾何量技術規范(GPS)表面結構?輪廓法接觸(觸針)式儀器的標稱特性》。25.?技術術語(1)表面粗糙度:取樣長度L取樣長度是用于判斷和測量表面粗糙度時所規定的一段基準線長度,它在輪廓總的走向上取樣。...
,并規定了包括輪廓均方根偏差(即現在的Rq)在內的6個評定參數及其相應的參數值。...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微觀幾何誤差的一個指標,即微小的峰谷高低程度及其間距狀況。 二、表面粗糙度數值大表面光滑,還是數值小表面光滑? 數值越大表面越粗糙,數值越小表面越光滑。 三、表面粗糙度(Ra)代表什么,值如何計算?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 Ra:在取樣長度(lr)內輪廓偏距值的算術平均值。在實際測量中,測量點的數目越多,Ra越準確。...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