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6384-2011 潤滑劑的生物降解性和生態毒性的相關標準術語 ASTM E1676-2004 用蚯蚓(Lumbricid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和Enchytraeid Potworm Enchytraeus albidus)做實驗室土壤毒性試驗或生物累積試驗的標準指南 ASTM D6384-1999a(2005) 潤滑劑的生物降解性和生態毒性的相關標準術語...
選擇具有制定基準條件的代表性大氣污染物,建立數據庫,編制大氣生態環境基準科學評估報告,為我國制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大氣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支撐。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駱永明 研究員:土壤生態環境基準是科學制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依據。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條提出“國家支持對土壤生態環境基準的研究”。...
(一)危害識別 1.環境危害識別 環境危害識別是確定化學物質具有的生態毒理特性,一般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通常采用化學物質對藻、溞、魚(代表三種不同營養級)的毒性代表對內陸水環境和海洋水環境的危害,采用對搖蚊、帶絲蚓、狐尾藻等生物的毒性代表對沉積物的危害,采用對植物、蚯蚓、土壤微生物的毒性代表對陸生生物環境的危害,采用對活性污泥的毒性代表對污水處理系統微生物環境的危害。...
(四)逐步建立評價評估體系 以反映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全過程綠色低碳水平為目標,生態環境部逐步建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編制相關工作指南和技術規范,不斷完善相關數據庫,研究制定適用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全過程的環境足跡評估工具和碳核算方法。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