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湖庫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中監測要素、水環境質量監測、生境調查、水生生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大型水生植物)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湖庫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等技術內容。?本標準適用于淡水湖泊和水庫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和評價。《水質 浮游植物的測定 濾膜法》近年來,“水華”發生頻次增加,環保部門開展了大量的浮游植物監測工作。...
“在評價方法上,考慮黃河干流寧蒙、小北干流、下游等河段河勢擺動頻繁,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種類、數量貧乏,代表性和可獲取性較差,需要適當降低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等指標評價比重,增加特有土著魚類、生境、水質等相關指標比重;在采樣時間上,根據水生生物生長習性,考慮黃河上中下游不同河段同期溫度差異,以及水庫調度對水溫等影響,需在5月中旬啟動流域水生態監測采樣工作,采樣順序按照從河口向上游的方向開展,保證在較小溫差下完成全河水生態監測工作...
動物部分,共收錄68172個物種及種下單元,包括63886個物種,4286個種下單元,隸屬于17門51綱241目1803科13517屬。其中,哺乳動物687種、鳥類1445種、爬行動物552種、兩棲動物548種、魚類4969種、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55685種。...
新分類也會受威脅物種保護提供了指南,例如其中76個物種在發表時依據IUCN標準被評估處于受威脅的狀態。 “隨著我國對于物種多樣性研究投入增加,研究隊伍規模逐漸增加,脊椎動物新物種的發現也在增加。”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江建平介紹,2021年國內共新發表脊椎動物95種,其中新物種80種,國家新記錄種15種。...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