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發生部位有盆腔、下肢和顱內等。 (1)盆腔血栓性靜脈炎 常累及卵巢靜脈、子宮靜脈、髂內靜脈、髂總靜脈及下腔靜脈,多為單側,多發生在產后1~2周,與產婦血液呈高凝狀態和產后臥床過久有關。臨床表現為繼子宮內膜炎之后出現寒戰、高熱,且反復發作,可持續數周,診斷有一定的困難。 ...
二、合體細胞子宮內膜炎(syncytial endometritis) 足月產后,特別是流產或葡萄胎排出后,刮宮或切除子宮病檢可在淺肌層內尤其是胎盤附著部位,可見有散在的滋養細胞(以合體滋養細胞為主)及炎性細胞,乍看好象腫瘤圖象,但深肌層亞無浸潤。血或尿內hCG測定亦多為陰性。故不屬于滋養細胞疾癥范圍。一般經過徹底刮宮后即可逐漸恢復正常。...
三、產褥感染的診斷:(1)詳細詢問病史及分娩全過程,對于產后發熱者,首先考慮產褥感染,再排除引起產褥病率的其他疾病;(2)全身及局部檢查:仔細檢查腹部、盆腔及會陰傷口,確定感染部位及嚴重程度,盆腔檢查:陰道內可有膿性分泌物。子宮頸充血、水腫,將子宮頸表面的分泌物拭凈,若見膿性分泌物從子宮頸口流出,說明子宮頸管黏膜或宮腔有急性炎癥。穹隆觸痛明顯,須注意是否飽滿。子宮頸舉痛。...
據研究報道GBS陽性的孕婦中有21%發生絨毛膜羊膜炎和產后子宮內膜炎,分析表明GBS陽性是引起絨毛膜羊膜炎的重要危險因素。GBS感染誘發早產率最高達60%。研究表明,GBS陽性孕婦早產合并低出生體重兒、極低體重兒的可能性增加20%-60%。GBS是產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應化。產褥感染發病率為1%~7.2%,是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