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電鏡原理冷凍電子顯微學解析生物大分子及細胞結構的核心是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像,其基本過程包括樣品制備、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像、圖像處理及結構解析等幾個基本步驟(圖3.1)。...
由于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樣品的密度、厚度等都會影響到后的成像質量,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所以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時的樣品需要處理得很薄。常用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法、冷凍超薄切片法、冷凍蝕刻法、冷凍斷裂法等。對于液體樣品,通常是掛預處理過的銅網上進行觀察。...
透射電子顯微鏡法(TEM法) 透射電子顯微鏡法是粒子粒徑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透射電子顯微鏡可觀察和表征納米粒子的形貌和測定粒徑大小。測定時,將納米粒子制成懸浮液并滴在帶碳支持膜的銅網上,待載液如乙醇揮發后,放入樣品臺。每種納米粒子分別選有代表性的A、B和C三組納米群拍攝高倍電鏡像,每張照片中隨機選取一定數量的(如50顆粒)納米粒子測量粒徑,按下列公式計算得出平均粒徑。...
? //??冷凍溫度(cryo-TEM)下完全含水、未染色標本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藥理學和其他科學分支的通用工具。通過將標本放入冷凍劑中進行超快速冷凍(沉浸式凍結)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用于制備在顯微鏡下檢查的各種標本。本文是對沉浸式凍結基礎的補充,介紹了在不同領域使用沉浸冷凍標本的三種冷凍TEM應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