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準為推薦性廣西地方標準,規定了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的術語和定義、現狀調查與評價、預測與評價、保護與恢復措施、結論與建議;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中的一、二級評價等級項目,以及三級評價等級項目中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建設項目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
今后在實施水利、水電等筑壩工程建設項目時,將對游性水生生物情況,區域內漂流性魚卵的生產和生長習性、區域內水生生物產卵場等關鍵棲息場所分布狀況進行調查,并全面評估規劃實施對洄游性水生生物和生物種群結構的影響,評價結論和審查意見將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的重要依據。 ...
項目編制組長、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李鐵剛向《中國科學報》介紹,該國際標準的發布將為海底區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提供基于國際前沿的、先進的科學與技術方法,適用于海底區域海洋沉積物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與評估,有利于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綜合勘探、生態環境評價、保護與管理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