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圖片來源網絡)備注: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簡稱OSI)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它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CAN協議也是建立在國際標準組織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基礎上的,不過,其模型結構只有3層,只取OSI底層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頂上層的應用層。其信號傳輸介質為雙絞線,通信速率最高可達1Mbps/40m,直接傳輸距離最遠可達10km/kbps,可掛接設備最多可達110個。 CAN的信號傳輸采用短幀結構,每一幀的有效字節數為8個,因而傳輸時間短,受干擾的概率低。...
從控制器具備單體電池信息采集上報,擁有動平衡功能,可以保持電芯的動力輸出一致性。采樣控制線束具備同時在每一根電壓采樣線上添加冗余保險功能,可避免電池外部短路故障(圖2)。1.2底層軟件根據汽車開放系統結構(AUTO 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簡稱AUTOSAR),架構為了減少對硬件設備的依賴性,將BMS劃分為諸多通用功能區塊。...
從控制器具備單體電池信息采集上報,擁有動平衡功能,可以保持電芯的動力輸出一致性。采樣控制線束具備同時在每一根電壓采樣線上添加冗余保險功能,可避免電池外部短路故障(圖2)。1.2底層軟件根據汽車開放系統結構(AUTO 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簡稱AUTOSAR),架構為了減少對硬件設備的依賴性,將BMS劃分為諸多通用功能區塊。...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