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柴之芳建議,在核燃料循環后段研發和后處理廠建設方面,應以自力更生為主,開展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一定要積極部署核燃料后處理化學的基礎研究,除了工藝流程研究之外,還包括專用工藝設備及材料研究(特別是乏燃料剪切機和溶解器)、分析檢測技術研究、遠距離維修設備、自控系統、臨界安全研究等。...
?? 近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順利完成首次熱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實驗室規模、全流程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熱試驗。 這次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核科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取得了重要突破,我國建設核燃料后處理廠有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和支撐。...
由10家公用事業公司共同擁有的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JNFL)在本州島六所村的廢料處理設施于1993年動工,當時計劃4年后完成施工。但20年后,工程仍處于施工階段,新設備將利用在美國“曼哈頓計劃”中率先采用的钚鈾氧化還原提取(PUREX)方法。JNFL選擇了用玻璃包裹廢棄物的設計方法——被稱為透明化處理過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