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改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為大、中型研究堆增設事故后堆芯監測裝置。 4。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實物保護系統改造建設項目,主要內容包括改造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的廠區圍欄、出入口控制系統、防入侵探測系統、保安通信及監控管理系統等實物保護系統。 5。...
自9月1日啟動以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累計運行420小時,工藝流程運行穩定,關鍵技術指標均達到工藝設計要求。 試驗成功驗證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先進無鹽二循環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該流程下一步進入實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建設后處理廠及構建我國先進核能系統具有重大意義。...
不容忽視的環節 “很多人將燃燒后的核燃料稱為核廢料,這其實是錯誤的叫法。”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指出,乏燃料才是其正確的稱呼。 乏燃料,指的是在反應堆內燃燒過的核燃料,經過一定的時間從反應堆內卸出。核燃料元件在經過裂變反應發電后,大約仍有95%的鈾沒有被燃燒,同時,經過反應后又會產生一些新核素,如1%的钚和4%的其他核素。 ...
中國在中長期頂層設計考慮“去煤化”問題上是絕不能選擇核電的。中國在以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尚有極大潛力亟待挖掘,所以在真正安全、清潔、經濟的可再生能源“吃干榨凈”之前,我們沒有理由讓核電“綁架”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不能“飲鴆止渴”。...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