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準備 為應付核事故和輻射應急而進行的準備工作,包括制定應急計劃,建立應急組織,準備必要的應急設施、設備與物資,以及進行人員培訓與演習等。 應急響應 為控制或減輕核事故和輻射應急狀態的后果而采取的緊急行動。 [輻射]后果 指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引起的結果或影響,用以度量的量是預計的或實際引起的劑量或劑量率。 放射損傷 機體受電離輻射照射而產生的各種類型的某種程度的有害變化。?...
國際基本安全標準規定公眾受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1毫希,而受職業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20毫希。 如何應急避險核輻射? 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應急狀態下為避免或減少工作人員和公眾可能接受的核輻射劑量可采取一定的應急防護措施,如隱蔽、撤離、服碘防護、通道控制、食物和飲水控制、去污,以及臨時避遷、永久再定居等。 ...
在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時,特別是有較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的情況下,為保護公眾、應急響應人員和從事善后處理的人員,應采取一系列防護對策與措施:①對突發事件地區及其周圍環境進行輻射監測,以評價對人員可能導致的輻射危害;②制定干預水平、行動水平和應急照射水平,凡達到或超過這些水平時,應采取相應的干預或防護行動,以限制人們的受照劑量;③對人員采取防護措施,包括隱蔽、服用穩定性碘、撤離、個人防護、控制進出口通路...
(九)建立事故應急響應機構,制定應急響應預案和應急人員的培訓演習制度,有必要的應急裝備和物資準備,有與設計生產規模相適應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十)具有確保放射性廢氣、廢液、固體廢物達標排放的處理能力或者可行的處理方案。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