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真菌鏡檢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暫時未發現
檢查前禁忌: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吃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
檢查時要求:
(1)、詳詢有無外傷史及手術史,受傷時間、場所,受傷后的處理,發病時間、病情發展經過,有無破傷風預防接種史;對女性患者,應詳詢分娩或流產史;如為新生兒,應詢問分娩史及臍帶處理的情況。有少數病例無損傷史,亦未見明顯的創口。
(2)、檢查受傷部位、創口情況,創口周圍肌肉有無痙攣及抽動,特別注意腹直肌是否強直。如創口有滲出物或脫落的組織塊,應行細菌學檢查(包括涂片及厭氧菌培養)和病理檢查。
(3)、觀察患者有無牙關緊閉、陣發性抽搐、痙笑、角弓反張,全身強直及陣發性痙攣,特別注意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喉頭痙攣。待患者安靜后,再檢查有無肺部并發癥,也可行必要的輔助檢查。
檢查過程
直接鏡檢:采取標本是檢驗能否取得正確結果的關鍵。根據臨床表現選取相應的標本。
鱗屑、菌痂:用鈍刀刮取病損邊緣的鱗屑。
病甲:先清除甲表面游離的污物,取甲板下靠近甲床上部的甲屑。
膿汁、滲出物及各種分泌物:直接用棉拭子采取。
毛發:用鑷子拔取失去光澤和繞有菌鞘的病發、斷發。
腦脊液、腹水、尿液、應離心后取沉淀。
放線菌病:尋找硫磺樣的顆粒。
推薦